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企群团组织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吴东哲 魏姗姗 秦晓旭

职工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群团组织在职工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探索新时代群团组织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组织动员、教育引领、联系服务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在企业落地生根,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群团组织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作用

2023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1.企业文化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国有企业是先进思想文化的载体和源泉,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企业文化的提炼过程是企业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内外部情况变化,对企业精神的高度凝练与升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的持续宣贯与传播,逐步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遵循,进而上升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规范,成为企业战胜困难、赢得竞争、不断前行的制胜法宝。

2.群团工作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2015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的群团工作实现全方位进步,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职工建功立业、维护合法权益、深化改革和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群团组织要从所联系群众的实际出发,引导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3.群团组织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文化源于基层,企业文化更多是由一线员工创造出来的。群团组织在宣传、贯彻和执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过程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广大青年,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文化在各层面深化和落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力量。工会作为践行职工文化的主体,在组织职工技术创新、技术比武、劳动竞赛、评先树模、关怀员工、帮扶救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共青团是维系和服务青年职工的主体,在组织实施青年创新、青年学习、青年成才和服务青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国有企业要注重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将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为员工思想和自觉行动,把员工个人成长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之中,让职工成为接受文化、认可文化、践行文化的主体。

 

二、群团组织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有效做法

1.依托群团组织,讲好职工身边的故事。

立足国有企业核心工作和重点领域,面向技术、生产、营销一线,深挖、选树自觉践行企业文化的员工先进典型,弘扬积极向上、拼搏奋进、无私奉献的正能量。围绕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宣传推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一大批立足岗位、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优秀员工事迹,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企业战略愿景,在技术研发系统、营销服务系统积极弘扬敢为人先、勇于挑战的奋斗精神,加快形成聚焦客户、矢志创新的企业文化。

2.依托群团组织,引导职工践行企业文化。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以评先树模为导向、以班组竞赛为重点、以安全生产为保障,引导广大职工在各自岗位上自觉主动践行企业文化理念。立足企业文化落地,着力做好“四个结合”:把践行企业文化与完成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相结合,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结合,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相结合,与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文化覆盖面、提高针对性、增强吸引力,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潜力、智慧和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使每一名职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和最终受益者。

3.依托群团组织,弘扬榜样引领发展正能量。

企业榜样人物和模范团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生动鲜活的事迹和形象,推动企业发展的创新成果,让企业文化具有人格化和形象化的魅力,让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对内有激励示范效应,对外有宣传企业形象作用。

创新文化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机制,建立健全劳模和工匠等先进典型培育机制,不断加大职工创新投入和高技能人才激励力度,突出一线职工的创新主体地位,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广泛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交流、技能晋级、导师带徒等活动,为职工成长成才开辟快速通道,让广大员工在与榜样模范同行中,感受到企业发展正能量,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内驱力和行动力。

 

三、群团组织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化路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对于凝聚职工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群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的穿透力。以工会、共青团为纽带,将企业文化宣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开设微课堂、举办车间宣讲会、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企业精神、价值理念转化为职工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传的“家常话”。同时,应结合企业发展历程和先进典型事迹,打造具有代入感和共鸣性的沉浸式教育场景,如设立厂史馆实景课堂、组织劳模现场讲述等,让职工在回顾奋斗历程、感悟榜样力量中,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提升文化活动的融合度。工会可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设立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讲堂和实操培训基地,将企业文化中的创新基因转化为职工破解生产难题的实际能力。共青团可开展青年突击队、岗位建功赛,让“奋斗为本”“担当作为”等价值导向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得以具象化、行动化。同时,通过职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融入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核心价值观标语等元素,让文化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使职工在参与中感知、在体验中内化。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的保障力。应着力构建群团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积极支持、群团主动主抓、职工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职工诉求反馈渠道,通过职工议事会、青年建言箱等方式,让职工在文化建设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使企业文化既保持核心内涵的稳定性,又能不断吸收职工智慧实现动态优化。

(作者单位: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