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众志成城 精益求精——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动火连头及同步施工攻坚侧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李慧 张艳钗

21.png

动火连头现场


八月的毛乌素沙漠热浪灼人。随着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动火连头及同步施工开工在即,陕西榆林市小壕兔乡这个平日寂静的边陲小镇突然热闹起来,上千名石油工人在这里集结。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倾全公司之力,以枕戈待旦的战斗姿态、敢打必胜的钢铁意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环环相扣严把关

步步为营铸闭环

 

朝霞泛出红晕,沉睡了一夜的小壕兔逐渐苏醒。七点刚过,工地上已人头攒动。

今天,我们争取拿下增压站TP0502-02合格气外输气DN500管线连头任务。项目经理刘耀武早早来到增压站作业现场。连头任务在即,他每天不是在现场巡查协调,就是跟业主、设计、监理对接工作,驻地办公室根本见不到他的影子。

此次动火连头是华北油气分公司规模最大、连头点最多的一次作业,共涉及3个动火区域、129处动火点,21个作业机组,作业期间整个气田全面停产。连头完成后,将显著提高大牛地气田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率,有效延长部分管道使用寿命。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作业,为确保整个过程安全平稳,项目团队创新推行四化管理模式,通过管理人员网格化、工艺流程可视化、资源配备清单化、预制作业最大化的方式,逐级分解责任、强化组织运行,将项目管控精确到每一个点、每一个人。

我们在乙烷回收单元、西干线、脱硫站3个施工区域,分别构建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现场负责人三级管理架构,划分责任单元,实现管理范围可视化。刘耀武介绍。通过这种模式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以点带面、关联辐射的全链条责任网络。

在西干线动火连头作业准备区域,项目副经理何飞正带着机组长推演动火作业场景。我们会把机组长提前带到他所负责的作业点,现场验证该项作业工序,需要的材料,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如此精心细致地反复实践,只为实战作业时更有把握,万无一失。

他们详细梳理各作业点所需的人员、设备、工器具,制作动火作业鱼骨图,列明各项作业的具体时间,甚至精确到每个作业具体的分钟数,避免出现卡、堵现象。细化人员分工,按照动火作业条件确认表、动火连头施工计划表、物资设备表、盲板统计表、人员汇总表、复产条件确认表和作业平面示意图六表一图作业规程,严格把控每个作业细节。

最大化提升工厂化预制化深度,提前在预制场地完成管段切割、坡口加工、组对焊接、无损检测等工序,连头作业时再整体模块化安装至预定位置。就拿3座脱硫站来说,总共需要焊接776.5英寸径,预制了554.5英寸径,预制率达到70%以上。项目党支部书记李鹏说。深度预制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还降低了现场直接作业风险,较传统现场施工效率提升约40%

 

安全管控再加码

扣牢细节筑铜墙

    

作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更何况此次动火连头是在停产后的作业区内进行,可燃气体、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任何一处风险都不容忽视,任何一个隐患都必须整改闭环。

为保障现场安全,我们在开工前从作业内容和直接作业环节两个维度开展风险辨识,制定相应的削减措施,层层加码,使危害降到最低。公司HSE管理部经理朱新昭说。

只要现场有人在作业,监护人员的心就时刻警醒着,哪个地方螺栓没拧紧,哪个地方的接地线断了……他们实时发现、实时解决现场问题,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拆除螺栓打开法兰及冷切割管道时,注意采取措施回收管内液体。”“作业开始前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工作群内的安全提示一条接一条。

作业点多,必然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公司从杭锦旗、临汾项目部抽调骨干人员17人现场支援,配备12名安全管理人员和31名现场监护,投入视频监控31台,可燃气体检测仪62台。

然而,如何确保300多人的战场不出现安全失误,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必须让每名工人熟知自己的作业内容、岗位风险和防范措施。安全负责人吴建说,每个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严格接受业主级、项目部级两级安全培训,全部考试合格才能入场,这是铁打不动的硬杠杠。

他们采取一点一表,为每处作业点编制安全确认表,在作业前逐一验证确认;编制了电焊工、管工、电工、起重工等8个操作工种的岗位安全风险告知书。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还会随机抽查工人,询问当天作业内容、涉及风险和注意事项。

应急处置是安全管控绕不开的一环,只有模拟真实场景,才能检验应急处置流程和实战效果。

前前后后,我们总共开展了5次应急演练,涉及火灾爆炸、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其实,演练只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不发生事故。吴建说。

 

精修细改优方案

匠心独运为质量

 

从工程设计图纸到实际施工落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现实中,设计和施工之间往往大相径庭。此次动火连头和检修一起进行,不只是连头点多,还需要考虑检修期间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没底,哪怕已身经百战。

设计图纸是静态的,为了让图纸落实到实际施工中,技术员需要一遍遍跑现场,把设计图纸与工艺管道一寸寸对应起来,直到烂熟于心。

26 岁的张瑞杰是此次乙烷回收工程动火连头的技术负责人。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增压站DN1026的外输管道要在主管道上更换三通。但是,主管道距离地面5.2米,并且已经运行13年,如果切开更换三通,可能出现偏移。

经过琢磨,张瑞杰提出从支线连通的想法,这样既能避免高处作业,还能减少施工难度和不确定性。经过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确认后,调整了原方案。

对于每一处施工方案,张瑞杰都会认真推敲。在双脱站,有两条放空管线的原设计方案是要连接到主管道,经过优化,调整到了原管线自带预留接口的位置,仅此一项就减少了73块盲板封堵。

当然,此次和乙烷回收工程动火连头同步实施的其他两部分区域也有类似的优化。

西干线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新建DN660管道南段14.4千米,需要将该段管线与已投产的9.4千米管线连头。2002年出生的郭信哲负责西干线区域技术方案编制。

因为已投产的管线已运行了大半年,管道内会有凝析油挥发的可燃气体,有些关键点的连头时间长,这就需要重新考虑封堵材料的选择。

常规封堵一般会选用黄油墙,这类材料遇热融化快。因此,在关键的动火点,他们就把黄油墙更换为耐热性更强、价格相对昂贵的水溶性封堵器。

脱硫站隐患治理工程动火连头区域的负责人是“95李梦旭。依照原本的设计图纸,需要在已建管道上新增3DN200阀门,安装在距离地面5米高的管廊架上。这样,不但涉及高处作业风险,而且由于存在硫化氢中毒风险,后期人员巡检时需要背负正压式呼吸器攀爬直梯才能完成巡检。

李梦旭结合图纸和现场实际,邀请业主、设计人员到现场对接核实,最终将阀门安装位置变更到已建分离器平台上,不但降低了施工作业难度,而且方便了后期巡检,受到各方一致认可。

 

上下同心拧成绳

众志成城战必赢

    

在小壕兔乡,身着红工衣的石油人如同跳动的火焰,成为这片土地最鲜明的印记。红工衣不仅是他们的工作服,更承载着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故事。

我在这儿20多年了,媳妇总说,我爱西北胜过爱家。西干线机组长魏耀峰爽朗地笑着说。

老魏的机组大院住着65孩子,这位大家长对每个人的脾性都了如指掌。瞥见谁吃饭少夹了两筷子,知道谁心情不好,他转头就拎着水果去谈心。

动火连头作业开工在即,老魏的手机摸着总是发烫,此起彼伏的铃声中,他标志性的应答始终铿锵有力:行,马上安排!”“放心,绝对误不了。

现场干活要分组,因为对人员熟悉,老魏知道谁和谁在一个组干活儿效率高……所以,他在分组上也是不断调整。

提起团队,老魏眼角的皱纹里漾着自豪:这帮孩子没的说,号子一响就往前冲!

上文提到的张瑞杰、郭信哲、李梦旭就住在机组基地,说起魏队长,他们打心眼里佩服,魏经理不仅管工作,也管我们的生活,干活儿从不惜力,都是带头冲!

其实,整个项目团队都染上了这股子拼劲儿。227分,副经理杨广伟在工作群里发出工作提醒:明天关注双脱站、增压站新增设备的入场合格证标识张贴,入场设备报验。明天下午下班前完成。

27 分钟后,安全总监吴建的基坑维护参考图紧随而至。

……

备战如火如荼,这样的夜晚已成常态,就像郭信哲带着甲方进行了14次桌面推演和5次现场推演,就像李梦旭为了一次现场优化,带着业主代表、设计来来回回现场复核了10余次……

乙烷回收工程现场,技术质量部的刘晶一天走了22459步,这个数字几乎成为所有督导检查人员的标配。

夜幕降临,完成收尾工作的小伙子们披着装置间隙漏下的灯光,比较着到岗时间:我五点吧,好像。”“我不到五点就到了。

当最后一处焊花熄灭,180小时攻坚战的捷报传遍荒漠。红工衣们相视而笑,脸上的疲惫遮不住眼里的光彩。在这片没有鲜花掌声的战场,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筑承诺。小壕兔的天空依旧湛蓝,那抹跳动的红色,已成为这片大地上最动人的生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