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博
陈小姐在这个夏天遇到了一个“新朋友”——茶啤,“我以前都是喝预调鸡尾酒或者茶果酒的,”她告诉记者,“这些酒与其说是酒,更像是有低度酒精含量的饮料,啤酒我之前是不喝的,感觉口感太‘冲’。”
但茶啤这种融合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精酿工艺的创新饮品,显然对上了爱好茶饮的陈小姐的胃口,“茶啤不像传统啤酒那么‘冲’,茶味与麦芽的回甘也十分顺滑,而且度数也不高,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微醺’的感觉。”她笑着说。
茶啤的兴起并非偶然。从文化层面来看,茶与酒在中国历史悠久,“茶酒同席”“以茶代酒”等场景屡见不鲜,《本草纲目》中更记载有“茶酒”,可见二者交融早有渊源。从市场层面分析,精酿啤酒市场的成熟以及消费者对茶风味产品认知的普及,为茶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实,啤酒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啤酒产量3521万千升,同比下降0.6%。中国食品饮料工业协会数据表明,啤酒是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营收下滑的品类。
但与传统啤酒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茶啤市场展现出爆发式增长。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过去几年茶酒市场年增长率达20%以上 ,远超传统白酒和葡萄酒市场。快消品监测网络“马上赢”数据显示,茶啤品类在2024年1月至7月市场份额尚不足0.01%,而到11月已飙升至2.91%。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期间,茶啤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倍。在罗永浩等带货达人的推动下,茶啤在抖音销量累计超过24万单,连续多日上榜平台酒类榜前十。
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指出,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42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作为精酿啤酒细分品类的茶啤,也随之水涨船高。
面对茶啤这一新兴且潜力巨大的市场,各类企业纷纷入场角逐。截至目前,百威中国、雪花啤酒、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知名酒企都推出了茶啤产品。
区域性国产品牌如金星啤酒、山东英豪、青岛崂世家啤酒等,也加入到了茶啤赛道的竞争中。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推出的金星毛尖中式精酿啤酒,上市后成绩斐然,截至今年6月,累计销售1亿瓶,产量突破10万吨 。青岛啤酒的琴大师系列茶啤、百威的“花生乌龙茶啤”、燕京啤酒的狮王精酿国风茶啤等也纷纷亮相。就连以茶叶起家的吴裕泰,也与双合盛共同推出“茉莉花茶精酿啤酒”,试图在茶啤市场分得一杯羹。
新零售与餐饮品牌也不甘落后。三只松鼠推出“孙猴王”精酿啤酒,涵盖毛尖茶啤、茉莉茶啤、龙井茶啤等多种口味。盒马、胖东来等零售商家以及餐饮巨头海底捞,也都加入茶啤赛道。在浙江缙云,“黄茶+啤酒”产品上市仅两个月销售额就突破300万元,售出2万多件,为当地茶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此外,茶啤独特的风味和时尚的包装,精准契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指出,Z世代贡献了茶啤65%的销售额 ;金星毛尖等中式精酿消费者中,女性占比近60%;蜜雪冰城旗下“鲜啤福鹿家”更是精准定位18~35岁女性微醺场景。
茶啤依赖精酿啤酒的基础特性拥有啤酒消费人群的基本盘,各类中式茶元素的加入,令产品本身的口味和香气都更加丰富。同时,新茶饮赛道近十年已成功打开了年轻消费市场,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茶啤正好满足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对品质和健康的追求。
在社交场景中,茶啤也成为年轻人聚会、休闲时的新选择,其较低的酒精度既能带来微醺的惬意,又不会过于醉人,符合当下年轻人倡导的适度饮酒理念。无论是餐厅、夜宵摊,还是居家场景,都有机会成为茶啤的核心消费场景。《天猫啤酒趋势白皮书》显示,18~24岁的Z世代是啤酒消费增速最快的群体,男性和女性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25.9%和39.8%。
尽管茶啤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产品标准缺失。目前,茶啤行业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导致市场上茶啤品质参差不齐。部分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可能采用劣质原料或不规范的生产工艺,影响茶啤的整体品质和消费者的饮用体验。同时,也意味着新中式茶啤在多品牌竞逐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出现产品同质化加剧,迫使品牌转入价格战,主动放弃品质的风险。例如直接用香精勾兑取代茶叶萃取,能够节省原料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但会导致茶啤的口感单薄。
另一方面,部分品牌在借势区域公共品牌进行宣传时,还存在侵权风险。2024年12月2日,信阳市茶叶协会发布声明称,截至2024年底,所有“信阳毛尖”茶啤酒的生产及销售企业均不得将“信阳毛尖”字样作为产品名称等进行商标性使用。此举引发了信阳茶叶协会与金星啤酒之间的商标争端,直到今年1月双方才达成和解,而金星啤酒的“信阳毛尖”精酿啤酒已经改名为“金星毛尖”。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消费者对茶啤认知度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茶啤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需要在产品创新、品质把控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市场竞争。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整个中国的精酿在2021年之后步入了一个高速增长、发展和高速扩容的阶段,目前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同质化的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造差异化的优势?跨界联名、跨界联盟,在口感上做出差异化,应该是未来精酿啤酒的一个发展方向。”
茶啤的兴起是饮品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选择,为企业开拓了新市场,也为传统茶产业和啤酒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