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机集团:蹄疾步稳“中场”战犹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51.png

52.png

盛夏7月,热潮涌动。一机集团的广阔厂区内,决胜十四五进入关键阶段;发展赛道上,规划攻坚不断绘就新图景;聚力谋创新,科研、生产与市场同向发力;业务棋局里,协同推进重点市场开拓、新产品开发战略布局,推动一机集团向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稳步前行。

 

紧扣节点 打好生产攻坚战

 

凌晨4点,凭借提升加工效率3倍的临时辅助定位装置,三分公司4名青年突击队员将12项经质检合格的零件顺利转入下道工序;305车间里,3套装配台日夜满负荷生产,9名党员突击队员带领青工日夜鏖战,生产效率提升200%,确保紧急科研产品顺利转出……

早上7点,五分公司总装车间西平台上,已经有装备等待交验。随着这批装备的顺利发运,某科研产品验证试验正在抓紧推进。

五分公司501车间的管理、技术、操作人员三方集智联动、高效响应。定心班全员奔赴试验间,合力验证操纵压力和润滑压力低的问题。班组全员针对瓶颈问题深入剖析,强化单点突破能力,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艺优化方案,确保了试验项目的稳定推进。

在北方创业公司,小型结构件焊接区域引入并优化了多胎位同步焊接平台,实现工件流转与焊接同步。班组长杨雨霆主导布局与参数优化,解决热变形干扰,焊接效率提升55%,工装切换时间压缩超80%,质量合格率超99.2%

在山西侯马市,风雷钻具公司则以生产经营一线为主阵地,设立19个党员责任区,构建日清日结闭环管理体系。各生产单位按合同订单紧急程度与产品特性,动态优化排班。重点产品启动24小时轮班,保证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确保合同按时履约。

从打破常规、工序联动,到模式创新、平台优化,一机集团生产各环节的规划攻坚,是管理智慧的深度运用,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打好规划攻坚战筑牢坚实根基。

 

勇攀高峰 打好创新突围战

 

从荒漠上空的无人机到车间台案上的精密加工,创新的火花在不同场景中接续绽放。

加工中心刺耳尖叫骤停,破界者QC小组成员紧盯参数——半小时内第三把金刚石刀具磨秃,操作台旁3件碳化硅陶瓷件相继崩裂……

碳化硅陶瓷作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其硬脆特性导致加工困难重重:刀具磨损快,工件易崩裂,废品率居高不下。技术攻坚团队苦战半年,为刀具开设散热沟槽降温;将固定工件的钢钳口换成铝合金软钳口;在工件棱角处预制小圆弧防断裂。调整参数后,伴随切削声由尖叫转为柔和的嗡嗡声,碳化硅陶瓷加工难题被成功攻克。

抽检报告显示,刀具寿命提升至加工4.5件,表面粗糙度达标,加工效率提高近3倍。目前,团队已将目光投向新挑战——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

如果说工艺创新是突破材料的桎梏,那么技能的精进则是让巧思在指尖落地生根的关键。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于庆峰正带领团队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核心部件展开攻关。团队成员调程序、试参数、改夹具,昼夜奋战、各司其职,一个月内攻克生产难点数十个,为装备升级注入强劲内生动力。在三分公司车间内,马卫东借镜面反射紧盯熔池,反向操作焊枪完成精密镜面焊。他十年坚守岗位,克服操作难题,以实际行动彰显工匠精神。

戈壁的沙粒记得,那道白焰托举无人机刺破苍穹的瞬间;车间的灯光记得,金刚石刀具与陶瓷相触时轻柔的嗡鸣。从图纸上的线条到蓝天上的轨迹,从崩裂的脆响到镜面焊的流光,创新者以坚守为墨,在时代的长卷上,写下属于中国制造的奋进诗行。

 

步步为营 打好市场主动战

 

当大兴安岭广袤神秘的森林被炽热火焰吞噬,全地形大功率履带式消防车与履带式水炮车发出低沉的轰鸣,碾过崎岖的地面,水炮喷射出的强有力水柱直扑火海。履带式森林开带综合作业车快速粉碎30cm以下所有树木,开设出一条防火隔离带……

在我国首届应急使命·2025”模拟火场实战演练现场,一机集团自主研制生产的应急救援装备精彩亮相,绘制了一幅地空一体重装大型机械灭火作战图。

近年来,一机集团深耕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域,靶向研发新装备技术,提升应急救援装备应对复杂火情的综合能力,为生态安全注入科技动力。以科技赋能森林草原防灭火生态安全的同时,一机集团各业务板块在市场深耕里同样斩获佳绩。

北方创业公司凭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连续斩获三份涵盖公司多个优势产品线的订货合同,合同金额超2亿。风雷钻具公司打响深井钻具品牌形象,多家深井勘探企业主动接洽合作意向,目前手持订单已排产到9月份。

随着复杂工况装备制造向更高水平迈进,对新工艺技术与材料的综合性能需求愈发迫切。

工艺研究所攻克的增材制造一体化成型技术,完成电弧增材内置空腔结构钛合金行动部件等数十项零部件试制,实现复杂结构件一体化成型与轻量化制造。材料利用率达95%,科研试制周期缩超50%,成本降低70%。宏远电器公司创新研发出电磁屏蔽电缆组件及配套技术,显著提升了电缆组件整体对宽频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为特种车辆关键信号的稳定传输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机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深耕细分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刘佳慧 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