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见到李海洋,都是在井口升井时。中等身材略瘦、青涩腼腆、不急不躁。这是李海洋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他是如何带领全班13名工友把辖区内48台机电设备治理得“服服帖帖”?如何把该班打造成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整体素质过硬的“王牌班”,并成为全矿唯一荣获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和该矿三级劳动模范的呢?让我们一步步走近李海洋。
“不能没水平!”
2012年,23岁的李海洋技校毕业后来到孟津煤矿。刚到综采一队时,队长看他身体单薄、年轻好学,就让他当了一名机电检修工。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争取成为机电大拿。于是他将业余时间全用在钻研机电设备上,向书本学、向师傅学,向专业技术人员学,仅1年时间他的学习笔记就积累了6本。凭借不认输的劲头,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两年后,对机电设备了如指掌的他,无论是复杂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还是精密的电气控制系统,看一下设备故障,他就能发现问题的大概症结;感受一下设备元件的温度,他就能对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知道八九不离十;再听一听传动装置声音、测一测元件参数,他就能判断出设备有什么问题,如何排除故障。
2018年,李海洋被提任为机电班长后,把培育新人共同成长定为首要任务。他积极推行“不漏一人,不少一日”的学习法,利用班前会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例,每月一规程考试。针对不同的职工,制定了由浅入深且贴合实际的培训计划。经过多年的打磨,他熟练掌握综采机机械维修技能,成功总结出了以“问、看、听、闻”四字诀为主的一套综采设备检修方法。
“不要被困难压倒!”
“出煤不出煤,关键看机电。李海洋有拼劲、有韧劲、有闯劲,面对险活难活时,总能第一个迎上去,想方设法保质保量干好。”综采一队队长仝分庭这样评价道。
去年11月16日晚,李海洋刚躺下休息,队里打来电话说井下采煤机作业时突发电气故障,整个工作面陷入停产状态。每耽误一分钟,就会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放下电话,李海洋第一时间到达井下。由于线路长、时间紧、任务重,他当即将维修人员分成四组分别进行排查,通过近1个小时的排查,终于找到电缆破损导致芯线外露的故障点。修理调试后,当采煤机重新发出欢快的轰鸣声时,李海洋才如释重负地露出了笑容。
在实际工作中,李海洋带领全班开展小改小革创新活动,先后参与了综采工作面机电系统优化,智能化工作面安装、调试等重点工程,申报多项“五小”成果。在11031智能化工作面安装调试期间,完成了《二2-11031智能化工作面供电设计》。
“你做不好安全,你就不会安全!”
“别看他平时不多言语,但一说起安全,立马变成‘碎嘴子’。也正是有了他‘婆婆嘴’,才有大家的‘幸福家’。”和李海洋一起工作7年的同事马红涛说。每天班前班后会上,李海洋都会认真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结合当天的检修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是门艺术。对于“三违”人员,李海洋在完成学习帮教后,还要求他们额外写一份安全作业承诺书,在微信工作群里“晒”出,让大家共同监督其安全行为,使得班组的“三违”数量明显下降,这种亲情安全监管方式在各区队得到了推广。
“在煤矿干还怕什么苦呢?再苦也总得有人去干。”当问及这么多年坚守在一线岗位累不累时?李海洋语气坚定地说。接下来,他将继续带着信念、实干、责任,用一颗热辣滚烫的爱岗敬业之心,诠释新一代煤矿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