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超亚
摘要:新型媒体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广泛覆盖性等特点深刻重塑了信息传播格局,为思想政治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新型媒体传播对思想影响力提升的赋能作用,并提出了利用新型媒体提升思想政治影响力的优化路径。研究认为,科学把握新型媒体传播规律,主动融合创新,是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影响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型媒体;思想政治影响力;优化路径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算法推荐引擎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交流观点、参与公共事务的主要渠道。这种传播生态的巨变,为提升思想政治影响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何有效利用新型媒体传播规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二、新型媒体传播赋能思想政治影响力提升的机遇
(一)拓展覆盖广度与渗透深度
一是全民触达。新型媒体平台用户基数庞大且覆盖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人群,为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政策方针的普及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平台。二是精准渗透。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用户画像与内容分发技术,使信息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特定兴趣群体和圈层,实现思想政治内容的“滴灌式”传播。
(二) 提升传播速度与互动效能
一是即时高效。信息生产和传播呈现“秒级”速度,重大政策解读、权威信息发布、热点事件回应得以在第一时间直达公众,抢占舆论先机。二是双向互动。新型媒体打破了传统传播的单向性,用户评论、转发、点赞、参与话题讨论等行为构成了强互动场域。这为思想引导提供了即时反馈渠道,便于了解民意、回应关切、凝聚共识。
(三) 创新内容形态与表达方式
一是形式多元。文字、图片、音频、短视频、直播、H5、互动游戏等富媒体形态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内容的表达载体,使之更生动、更具吸引力。二是话语贴近。新型媒体催生了更接地气、更富网感的网络语言和叙事方式,有助于将宏大理论、抽象政策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轻传播”内容。
(四) 促进圈层融合与价值共鸣
新型媒体虽存在信息茧房风险,但也为连接不同兴趣社群、促进跨圈层交流提供了可能。通过精心策划的议题设置和互动活动,可以引导不同群体在共同关注点上形成价值共鸣。
三、利用新型媒体提升思想政治影响力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内容建设,打造思想“硬核”
一是深耕理论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内容,转化为符合新型媒体传播规律、契合网民认知习惯的“爆款”产品。例如,可制作理论解读短视频、开发互动学习小程序、创作主题网络动漫等。二是聚焦时代关切: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社会热点焦点、民生痛点难点,提供权威解读、深度分析和建设性引导,在回应现实关切中彰显思想力量。三是讲好中国故事:运用新型媒体平台,生动讲述中国发展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楷模事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
(二)创新传播形式,提升吸引力感染力
一是拥抱全媒体表达:综合运用短视频、直播、VR、AR、互动H5、数据可视化等新型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的思想政治传播产品。二是善用“网言网语”:在保持思想严肃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适度运用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段子等元素,使传播话语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和传播力。三是开发互动场景:设计线上知识竞赛、主题打卡、虚拟社区建设、线上主题团日、党课等互动活动,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在互动中深化认知和认同。
(三)优化平台算法,打破信息茧房
一是倡导价值导向算法:鼓励和支持平台企业在算法设计中融入主流价值导向因素,在保障用户兴趣的同时,适当增加优质思想政治内容的曝光权重。二是实施“破圈”传播策略:主动将主流内容嵌入流行文化、热点事件、垂直社群语境中,或邀请不同圈层意见领袖(KOL)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实现跨圈层覆盖。三是建设自有强势平台:持续投入建设如“学习强国”等集思想性、服务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新型主流平台,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传播阵地。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一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着力培养既懂思想政治理论又精通新型媒体传播技术和网络运营规律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二是提升媒介素养: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宣传思想工作者、高校教师等群体的新型媒体素养培训,提升其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导和舆论应对的能力。三是善用外部力量:吸纳优秀网络内容创作者、正能量意见领袖等社会力量参与主流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形成合力。
(五)健全舆情治理机制,净化网络空间
一是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实时监测、精准研判、快速预警机制。二是强化权威信息发布: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的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机制,压缩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空间。三是依法管网治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谣言、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思想等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为主流思想传播提供良好生态。
四、结语
新型媒体传播是提升对公众思想政治影响力的关键场域和重要抓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深入研究新型媒体传播规律,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形式创新为驱动,以平台优化为支撑,以人才建设为保障,以有效治理为基础,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有效引领思想、凝聚共识,使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