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论秦汉时期泾渭流域崆峒武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梁燕飞

秦汉是华夏民族统一的中国,所形成的时代精神价值举世瞩目,第一次让中华民族成为统一的国家,虽是两个朝代,但称其秦汉基本为史学界所通用,从秦开始,汉继承之,缔造了秦汉盛世,经两千余年,始终是华夏盛世的统一时代,以至于中国在秦汉之后,虽遇经久乱世,但人心一统,追寻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气魄连绵不绝,永远传承延续下去,秦汉盛世创造了跨时代精神,自强自信华夏统一的气魄。

秦汉均是以泾渭流域为中心的,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优越的社会制度,既是对先秦时期奴隶制度精华的萃炼,又是奠定秦汉之后的精神支柱,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影响华夏世代的根本气魄。秦都咸阳,汉居长安,泾渭流域滋养繁息,关陇大地创造了许多撼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源起于泾渭流域的崆峒武术,展现了秦汉自强自信的时代精神。即使在当下,秦汉时期气魄深沉雄大自强自信的时代精神依然有着特殊的时代价值。

崆峒武术是泾渭流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崆峒武术以陇山文化为依托,崆峒山为标志,崆峒拳械为主要表现形式,源于文化深厚、意蕴深远的陇山及周边地区,分布在泾渭两岸广大地区(《崆峒武术概念探析》)。这是华夏文明中泾渭流域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在泾渭流域伴随着先民们的生产劳动和人类衍息萌生发展起来,这一事实,笔者已经在前期《崆峒武术的文化意蕴——从陇东神话传说视角入手》《崆峒武术探源》《试论崆峒武术的远古源流》《先秦及秦汉时期泾渭流域崆峒武勇才俊渊源概述》《泾渭流域的远古文明——崆峒武术远古探源》和《远古文明时代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溯源新探》等专题具体论述过,这里不再赘述。崆峒武术已经成为泾渭流域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泾渭流域先民们的繁衍生息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周人的崛起强盛、秦人的强盛统一、强汉的威严盛大贡献了力量,使得泾渭流域成为华夏文明的肇始核心区域,成为代表着泾渭流域政治军事文化的特有生产力,民族自尊、自强、自信的理念早已生根发芽,培育了一代代民风尚武、彪悍武勇和仁义礼智的泾渭流域先民,奠定了秦汉统一强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武备力量基础,谱写了气魄深沉雄大的自强自信的时代精神。

秦汉时期泾渭流域拥有优越的政治体制需要诸多武勇材力之士

秦汉时期的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夏商周时期王权统一的分封诸侯国制转变成皇权统一的集权制、官僚制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集权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专制主义,削弱了郡国的实力,集国家的最高权力于一身,形成高度统一的社会制度,真正做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多次记载秦始皇以强大的武勇气概统一天下形成的优越政治体制的历史。首先,秦始皇以强大的武勇战备平定天下海内,优越的政治体制得益于泾渭流域先民们彪悍武勇。其次,无论是文字、度量、车辙和军事等社会生产劳动,还是政治制度体制,都有统一标准,以泾渭流域为核心的第一次真正地华夏统一。改变了先秦时期诸侯与天子共处,转为君臣阶级的先进管理体制,即官僚制,其中臣工之中的文武殊途”“将相分职,各利其能则极具时代特征;先秦时期的诸侯封王的贡献制,转为官僚体制下郡县税赋制,封建地主阶级私有制地位得到加强;部队统帅管理得到规范,基本上改变了先秦时期天子和诸侯各自统帅军队的隐患不足,实现军队中央集权,皇帝统一管理的改变;到了汉时期,延续秦统治的郡县制,集权制、官僚制和郡县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分级管理逐渐成熟,并颁布推恩令,虽然,实施无为之治,改进了秦的残暴霸治,强调以仁治国,废除秦国苛刻野蛮法令、除肉刑,但是,如果危及皇权地位,对于皇权力之下的将相,处罚却远甚于秦国,如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朝在处理镇压的淮南王、衡山王和江都王的谋反事件中,均被击灭”“伏诛”“连坐,每次诛杀人数概算都不低于万人,无不昭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政治制度上的统一,皇权集中制,需要众多的拥护其统治的将相人才,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为代表的泾渭流域,成为秦皇汉武政治制度巩固的中流砥柱,其中,秦人本自泾渭流域崛起,彪悍武勇,崆峒武术材力武勇较为普遍,汉朝虽自山东而起,广纳秦国泾渭流域彪悍武勇之士,迁政治中心于泾渭流域,至汉武帝时期,为保障领土统一完整,维护华夏政权的统一,大量泾渭流域的武勇材力之士,征讨匈奴、西域和中亚,昭示着胆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至高无上家国情怀,奠定气魄沈深雄大的自强自信的时代精神,成为两千多年华夏民族自强自信的精神支柱。

秦汉时期泾渭流域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

秦汉时期,统治者吸取了前朝教训,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秦朝修筑了灌溉系统和运河,提高了泾渭流域农业产量,东汉时期出现的翻车、楼车等先进工具,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使得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秦时的冶炼技术达到新高峰,汉代铁器的广泛应用,秦实施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和标准的计量制度,汉朝建立许多的驿站和市场,修建了,促进了货物的流通,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这也就需要更多具备彪悍武勇仁义礼智的秦汉民众参与其中,一则防身自卫,以保商业交换安全;二则蓄积备奇,以卫秦汉地位,借助秦汉统一的政治制度,建立了秦汉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秦时焚书坑儒,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的法治化初具其形,思想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宣传君权神授三纲五常说,将改造过的儒学思想转变成社会适应的华夏统一思想,尊君爱民成为华夏文明鼎立千秋的思想动力,尊君思想成为延续千年皇帝集权的思想文化统一,其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渐渐成型和统一,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得到进一步的革新发展,如汉文化等,这些文化基础和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思想文化的繁荣,为秦汉强盛提供了泾渭流域独特的思想文化和发达的经济支撑。

秦汉时期泾渭流域维护统一的强大军事武备和武勇材力之士

秦汉时期,在军事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强盛,秦闪击中原六国”“却匈奴八百余里,无不证实秦国军事武备的强盛,汉朝更是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能够在以秦和中原六国为代表的战国乱世奴隶社会废墟上,建立起华夏一个崭新的帝国,树立起以示万里,自强自信的国家情怀,这种根植于心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理念,都离不开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武勇材力之士。秦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制度基本延续了战国七雄的军事体制,进行了大量革新举措,秦推行军功爵制,将泾渭流域武勇先民的英勇武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军事战斗力。汉则大胆改革,优化军事力量,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同时,增强管理协作能力,将职责不同,意识统一的武勇材力之人混为一谈,虽分为南兵和北兵,即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部队,但为国家统一的主旨明确,并实施备战和校验等措施,增设了皇权管理的期门、羽林拱卫京畿的专门政治军事部队,还有专门的期门羽林孤儿等培养训练的机构,其核心人员和主要构成均来自泾渭流域彪悍武勇材力之人。战略战术上,表现出高效灵活性,对内进行统治管理,对外进行攻伐镇压,远攻近伐,维护华夏统一思想根植于心,创造了秦汉盛世的时代精神。

秦汉时期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昭示了秦皇汉武的气魄深沉雄大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者,郿人也。……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泾渭流域的白起王翦,以其泾渭流域崆峒武术彪悍勇武和谋略材力,投身秦国统一大业之中,分别为秦昭王和秦始皇统一天下立下不朽功勋,与秦肝胆相照,已具气魄深沉雄大。《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中对泾渭流域崆峒武术具有代表性人物进行了更准确的记载: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时将军白起,郿人;王翦,频阳人。汉兴,郁郅王围、甘延寿,义渠公孙贺、傅介子,成纪李广、李蔡,杜陵苏建、苏武,上邽上宫桀、赵充国,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贤、庆忌,皆以勇武显闻。苏、辛父子著节,此其可称列者也,其余不可胜数。泾渭流域以勇武显闻风流犹存的具体人物记载,泾渭流域尚武崇德之风鼎盛,出现了众多泾渭流域武勇校尉裨将兵卒和武勇材力之人,即风声气俗自古而然”“关西出将成为秦汉社会民风在泾渭流域嬗变发展的历史证明,武勇材力之人遍及泾渭流域,崇德尚武之风风靡华夏,造就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强汉盛世豪迈气概。其中最为典型是延寿、汤上疏曰: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与秦皇汉武倡导的华夏统一、政权统一、领土统一的强汉思想吻合。另外,其他史载还有周边列国皆为汉之臣妾,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评说。如此,泾渭流域民风尚武,从民间武勇到将才均是人才济济,无论是频阳的王翦,还是郁郅甘延寿,又或成纪李广、上邽赵充国,狄道辛庆忌,皆善崆峒武术,有武勇材力,并俱极强的国家意识,形成了强汉特有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秦汉时期气魄深沉雄大的自强自信时代精神。

综上,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所具有的气魄深沉雄大有其特定的政治体制、历史更替、思想文化、军事制度、地理环境及个人情怀志向等方面的因素,应联系秦汉统一的时代特征来进行分析。泾渭流域崆峒武术就其本质而言,为秦皇汉武统治阶级服务,为秦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和为汉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华夏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有些泾渭流域武勇材力并非家国情怀,只是服务统治阶级对内残酷镇压的刽子手,但是大多数的泾渭流域武勇材力之人,凭借崆峒武术开疆拓土,更具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深沉气魄,保卫秦汉王朝的边疆安全,捍卫国家尊严,巩固祖国统一等方面贡献力量,昭示了秦汉时期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气魄深沉雄大的自强自信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