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艳
进入12月中旬,淮北地区气温呈现“断崖式”降温,最低气温降至-11℃。极寒天气给矿区铁路防冻煤运输带来严峻考验。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干部职工超前谋划,科学应对,多措并举,一场应对寒潮防冻煤运输“保卫战”就此打响。
“临涣矿当日装车计划2列,预计10:30装好,12:00到达湖集站。”铁运处运输信息中心主任谭彬紧盯着办公室的电脑,查看原煤装运信息。“寒潮天气下,我们按照‘提前作业、预先作业’的原则,根据各矿生产情况、临涣选煤厂洗选需求及铁运处运输能力,精准安排装、运、卸时间,实现订单式管理,统筹做好‘装卸运’一体化,避免K车集中到达湖集中心站导致临涣选煤厂不能同时卸车现象发生。”谭彬说道。
为加强信息沟通,运销分公司、铁运处、临涣选煤厂三家单位组成防冻煤协调小组,把阵地前移至临涣选煤厂,实行24小时联合办公,每天召开两次协调会。紧盯K车装车组织、取送组织、卸车组织等环节,全面协调防冻煤各项工作组织,实时调整装卸方案,全面加强装卸运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了铁运处组织顺畅、煤矿有序装车、临涣选煤厂按计划卸车。
通过联合办公机制的建立,三家单位加强了沟通、增强了信任、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加强外部沟通协调的同时,铁运处注重加强内部管理,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召开防冻煤专题会,确保车、机、工、电、辆严格落实阶段工作计划,实现各个专业相互配合、环环相扣。
天寒地冻环境中,检车员薛胜杰时而钻进车底查看制动装置、风管是否漏泄;时而蹲下,用检车锤敲打车轮,确认踏面是否擦伤。为了确保K车周转,该处安排列检人员在卸车现场驻点,及时处理车辆故障,车列卸空后进行简易试风直接发车。
在铁运处最大的编组站——湖集中心站,来自临涣矿区各个厂矿的货物列车源源不断汇集在此,经过装卸车、编组、检车,安全快速发往全国各地。该站调度室主任王迪不时打电话沟通着空车到达、装车等信息。“为了保障运力,从蔡楼车站调配1台机车增至湖集中心站,目前,湖集中心站有12台机车同时作业。对许疃、邹庄等运距较远的装车点,我们减少夜间低温时段装车或采取机车等装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洗煤从装好至回选煤厂的时间,让机车以最高效率运转。”谈话间,又有一列满载精煤的列车发车向国铁车站驶去。
此轮寒潮天气,该处对外精诚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对内科学调度,确保组织顺畅,各环节无缝对接,衔接有序,没有出现一例因冻车影响K车周转现象,取得了防冻煤运输“保卫战”的阶段性成效。12月18日—25日,铁运处完成运量8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