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覃姐鱼糕”:从香飘荆楚到香飘全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3-1 1 覃立新在枝江市优.jpg

■ 张同


“帮我拿这款鱼糕!”一个中年男士指着柜台对身穿工作服的中年女士说。

“好的!”“工作服”麻利地从冷柜里拿出鱼糕。

男士问,你们公司的覃姐今天在不在?

“工作服”说,我就是覃姐。男士很惊讶,企业已经做得这么大了,还亲自站柜台?“覃姐”叫覃立新,是湖北枝江市覃姐食品的创始人。

八十年代初期,覃立新进百里洲上第一家初具规模的麻纺厂当上了一名工人,一个月拿几十元的工资。1985年,覃立新跟随上大学的弟弟去了一趟武汉,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她从武汉带回了一些小饰品,没几天就卖光了。她开始做出新的选择。这个选择就是辞去麻纺厂的工作,到枝江县城摆摊卖衣服。没有本钱,她找弟弟帮忙贷款1000元。几个月下来,她除了还清贷款,手上还有了几千元的积蓄。因城市建设需要,她摆摊的地段摊位被取消了。经人介绍,覃立新又去帮人卖卤菜。9个月过去了,覃立新学得了一门卤菜的好手艺。接着,她把百里洲每到过年时做鱼糕的传统方法进行创新,做出的鱼糕香嫩可口,连师傅尝了也拍手称绝。师傅希望她留下来,但覃立新决定重新摆上摊位,并且在摊位前放了“覃姐鱼糕”的牌子。回头客越来越多,她越来越忙。

2000年,覃立新的“覃姐鱼糕”在枝江市私营经济园有了初具规模的作坊,“覃姐鱼糕”不仅在枝江和周边县市销售,在宜昌也有90多个销售网点,每天早晨发3000多斤鱼糕出去,还供不应求。生产规模上不去,这可急坏了覃立新。枝江市委市政府针对覃立新这样的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2011年,覃立新贷款1000万元,把“覃姐鱼糕”迁至仙女工业园,即现在企业所在地,占地30亩。覃立新说,创业初期贷款1000元,没有想到今天还能贷款1000万元。一路走来,她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感谢地方领导对“覃姐鱼糕”的呵护和关怀。新工厂,奠定了新起点。目前,覃立新的企业已拥有员工200余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3人,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产品除了畅销湖北,还远销广东、深圳、上海、山东、重庆、北京以及东北等地。产品在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线上线下,产品种类已有100多种,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覃姐鱼糕”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为了丰富产品种类,覃姐鱼糕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开发了系列产品。以鱼糕为主,分别开发了葫萝卜风味鱼糕、橄榄油风味鱼糕、菠菜风味鱼糕等多款产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覃姐食品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外商和国际友人的关注。先后有美国博士、以色列食品专家等来访,诚邀覃立新到国外去发展,把传统的中国美食带给更多的人。武汉理工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对覃姐食品也特别关注,把覃姐食品作为饮食文化研究对象,常年保持联系,进行调研和推介。

市场做大之后,不少专家和学者也来研究这款产品。

首先是经济价值。鱼糕作为一种食品,有其巨大的经济价值。覃姐鱼糕从手工小作坊到现代化的规模企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带动了社会就业,也为地方税收做出了贡献。

其次是社会价值。一个品牌的崛起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注入活力。枝江的覃姐鱼糕成为枝江乃至荆楚大地的特产,是湖北人民四季待客的上品,馈赠亲友的礼品。过去,中小学校园餐厅的菜谱中很少有鱼类,因为担心鱼刺咔喉,而鱼糕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菜谱,也为学生补充了营养。

第三是文化价值。美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覃姐鱼糕从鱼类的养殖到鱼糕的食用,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无不贯穿着文化。人们从鱼糕的色泽、口感、大小、包装上赋予该产品无限丰富的美感。观看,是美图;品尝,是美食;送礼,是美意;记录,则成了美文。“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消融”是人们对鱼糕的评价。在民间,其谐音“鱼高”有“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的寓意。

覃立新奋力打拼,为女性创业做出了榜样。她先后被评为“最美百里洲人”、“枝江市三八红旗手”、湖北省“美食工匠”,还被全国妇联授予“女性创业之星”。

覃姐食品的成长,凝聚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2019年上半年以来,枝江市科协抢抓全省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试点改革机遇,以去“四化”、强“三性”、破解“四缺”问题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基层科协组织“3+1”试点改革工作,实现了科协工作的全覆盖和新作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覃姐食品公司就是“3+1”试点改革的受益者。覃姐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省级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在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和枝江市“农技(水产)站长”的指导下,从养殖环节原料供应抓起,研发出富硒鱼糕鱼丸,填补了国内水产品加工空白,实现了企业产品的提档升级,成为“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普基地”。

覃立新的公司为所有员工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宿舍有独立卫生间,不仅可以淋浴,甚至还有空调。覃立新说:“我们的员工下班就可以去食堂吃饭,吃了饭就可以回房间休息。很多农民,甚至一家人都在我们这里工作。”这些员工除了吃住不花钱,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6000块钱的工资收入,最高的可以拿到8000多块。只要不外出,每天早上7点钟,覃立新会准时走进员工食堂,和工友们打完招呼以后,拿上自己的饭盒打早饭。“我每天都坐在食堂和工友们一起吃饭,我觉得他们不是我的员工,而是我的家人。一起吃饭,可以了解到饭菜是否合他们的胃口,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状态,这样我也好及时改善饭菜质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很多人第一次去他们公司,都不知道谁是老板。

“覃姐食品”搭建了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建立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让一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在覃姐食品有限公司工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食材好,则底气足。山峡及荆楚一带的鱼,质量都很好,特别是枝江的鱼,纤维长,鱼味鲜。覃姐食品在枝江百里洲有天然的养殖基地,在枝江和荆州一带拥有200多家定点供应的鱼池客户,确保了覃姐鱼糕品牌的优质食材。在覃立新帮助的养殖户里,也有不少是贫困户,有的贫困户家里没有劳动力,有鱼塘也养不了鱼。覃立新了解情况后,给贫困户每月发适当工资,并派人去替他们养鱼,最后把鱼塘里养的鱼百分百买走,卖鱼的钱也全部归贫困户所有。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还帮助他们创收、脱贫。

覃立新的师傅闫家翠有114个徒弟,要说鱼糕做的最好的,就属覃立新了。说起师傅闫家翠,覃立新始终满怀感激。她虽然没有像师傅那样带徒弟,但她对公司员工的培训一直没有间断,她希望覃姐鱼糕的制作技艺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