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一民/文
元明清也有很多写钱江观潮的诗词,
我们这里介绍六位诗人有关钱江潮的诗词。
●元·徐瑞●
徐瑞(1255年—1325年),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以经明行修,推为本邑书院山长,不久归隐于家。
《八月十八日观潮》
海门乍见一线白,
江下涛头十丈黄。
数点红旗争出没,
千艘飞橹下沧浪。
《八月十八日观潮》大意为,江海交汇处涌来白色的一线潮,潮头之下是十丈高的黄色江水。身着红衣的弄潮儿在巨浪中出没,他们划着上千艘船穿行于青苍的江水中。
●元·杨载●
杨载(1271年—1323年),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进士,做过承务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
《观潮》
潮头初起壮何如,
如阜如冈乍有无。
高浪惊天龙出没,
疾风吹树鸟欢呼。
阴阳莫测机先轧,
朝夕初生信不渝。
海若向来夸水德,
已应倾倒尽归墟。
《观潮》大意为,钱江潮头涌来时非常壮观,像无数的山岗层层叠叠压来。巨浪高得像天龙一样出没,江风呼啸惊散了两岸树上的群鸟。阴阳家所说的天机莫测,看了日日不变的早潮晚潮终于信了。如果海水潮涌就是所谓的水德,已经把昔日的居住地变成了废墟。
●明·郑善夫●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明孝宗弘治年间进士,著有《郑少谷集》等。
《钱塘映江楼宴坐观潮》
钱王此开济,旋入宋山河。
潮汐秋来壮,雷霆水上多。
尚传江有怒,翻恨海无波。
飒飒攒陵树,悲风日夜过。
《钱塘映江楼宴坐观潮》大意为,钱王在这里开创基业,后来又纳土归宋。秋天的钱江潮特别大,浪涛有滚滚雷霆之声。有传说钱江潮涌是为钱王愤愤不平,不然大海怎么风平浪静呢。江风吹动着钱王陵园的树木发出响声,也许是日夜在为钱王而悲伤。
这首诗似乎告诉我们钱王的陵园曾经在钱塘江边,不知真伪,有待考证。
●明·文洪●
文洪(约1461年前后在世),字功大,号希素,长洲人,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举人,做过涞水教谕。
《海上观潮》
八月近中秋,闲来海上游。
凝眸瞻贝阙,俯槛听龙湫。
踊跃乾坤浴,空蒙天地浮。
潮声奔万马,水气动潜虬。
怒浪翻鲛室,惊涛拥蜃楼。
此身空浪迹,处世一浮沤。
慷慨心犹壮,年光日夜流。
贝阙,用紫贝装饰的宫阙。龙湫,上有悬瀑下有深潭的地方。潜虬,潜龙。鲛室,鲛人在水中居室;鲛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类似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蜃楼,蜃气变幻成的楼阁。浪迹,居无定所。浮沤,水面上的泡沫。
《海上观潮》大意为,在临近中秋的日子,有空闲来海门观赏钱江潮。专注地看着如同用紫贝装饰的宫阙般的潮涌,耳听如同瀑布下落深潭的涛声。涌潮如同给天地沐浴,万物都包融在弥漫的水气中。潮声如同万马奔腾,又像潜龙喷出的水气。巨浪打翻了鲛人在水中的居室,江涛把蜃气变幻成空中楼阁。这辈子一直浪迹天涯,人生如同江水上的泡沫。虽已不年轻,仍然有济世之心,只是光阴如同江水日夜流得太快。
●清·施闰章●
施闰章(1618年—1683年),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今属安徽)人,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做过刑部主事、山东学政、江西布政司参议、翰林院侍读。
《钱塘观潮》
海色雨中开,飞涛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溯洄,逆着流水去寻找。鸱夷,指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
《钱塘观潮》大意为,海浪在大雨中盛开,江涛飞速涌上了舞台。涛声犹如千乘铁骑飞奔,卷起的水雾如同万座大山压来。担忧船冲向陡峭的岸倾覆,不如划一条小船逆着流水去寻找遗迹。当年伍子胥的遗憾,直到今天仍然让人感到悲哀。
●清·吴伟业●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长于七言歌行,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沁园春·观潮》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
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
怒气强于十万兵。
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
待万里乘槎问客星。
叹鲸鲵未翦,戈船满岸;
蟾蜍正吐,歌管倾城。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
笑指渔翁一叶轻。
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崔嵬,指峻险的高山。砉然,指皮骨剥离的声音。灵妃,是传说中的水中仙子。冯夷,是古代传说中的江河之神。鸱夷,是皮革做的囊。
此词大意为,八月的钱塘江浪涛滚滚,奔腾的潮水高千尺,像峻险的高山压了过来,涛声是如此惊心动魄。水中仙子在浪涛中大笑,神鱼在飞舞,河伯在重重地擂鼓,浪潮好似素车白马。伍子胥曾经被装裹进鸱夷革漂浮在江上,钱王曾经集聚无数士兵用箭齐射潮头,可是这些都抵挡不了滚滚而来的钱塘江潮。钱塘江潮像雪山崩裂,像银河之水倾泻。清风中,是谁在孤舟上吹响铁笛,谁想乘坐木筏远游万里之外,做客天河。异常凶猛的鲸鲵尚未除去,兵船排满江岸,歌声充满杭城。那些弄潮儿,还有乘画舫观潮的无数男女游客,都笑着说我是一叶扁舟上的渔翁。有谁能知道,我其实是观潮的枚乘,也是论水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