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纪英
我喜欢楹联,源于小时候家里贴春联的时候,被上面工整对仗、雅俗共赏的文字所感染。在久远的文学典故中,就有楹联的身影,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家家户户的门上也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雅士对楹联都情有独钟。古代文人常常以对联博弈,吟诗作对,寻找生活的乐趣,不仅是文人墨客的日常生活,彰显他们的才华,结交知己好友,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社会百态和世俗民情。很多楹联悬挂于书房、客厅、府邸、名胜、庙宇等处,供人们赏析。我在很多风景名胜区都看到过楹联,总会停下脚步,仔细研究一番,品味其中的意韵。
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讲究上下联字数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多文人在唱和之时脑洞大开,妙趣横生,也有一些楹联讽刺批评官场,针砭时弊。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而要成为君子,除了懂本专业,还必须具备一种价值判断。由于一直爱好书画,我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地研究,并且把楹联和书画艺术融为一体,不仅彰显了自己的文化修养,而且书画艺术水平得以提升。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楹联征集启事,因为有一定的古诗词创作功底,所以撰写楹联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创作了一副楹联投寄了出去,没想到竟然获得了一等奖。我自己家的春联文字、书法内容都是我自己原创撰写,辞旧迎新,增添浓浓的节日气氛,寄托着全家人美好的希望。我还建了个楹联群,跟大家经常在群里互相切磋、交流。有些新手刚入门的时候,我都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把他们引领上楹联创作的道路。
大学的时候,如果有同学过生日,都会让我把他们的名字嵌进去,写一副对联赠送给他们,我也乐得接受这份差事。楹联揭示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谛,撰写对联,不仅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启迪心智,而且锻炼了思维表达能力,在寻章摘句中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