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后的冬夜似乎长了许多,12月11日23时45分,在寒风中耸立的高柱灯塔,把浙江巨化铁路编组站场照亮,灯火璀璨。7003号GKD2内燃机车牵引着载满货运的列车在两条股道线上往来穿梭,8名巨化集团物流公司行车二班调车组作业人员在其间或上或下地“跳动”,就像钢轨上的“音符”,每次“跳动”都在忙碌着车辆的编组作业。
这不,前几天寒潮来袭,冬夜的室外异常寒冷,调车人员穿上了保暖棉背心,戴上了手套,值班员吴海洋再三提醒冬季调车作业的注意事项,并做到自控互控。
叶小龙调车组第三批作业计划将一组由60多辆不同车型组成的车列分解,机车到站2道后调车长叶小龙迅速跳下机车,用对讲机与机车司机、当时值班员吴海洋联控后开始分解作业,细检查车钩位置、连接风管、打开塞门、撤除防溜……几个动作一气呵成。
7003机车缓缓牵引列车到站C7信号机前,“停车,停车”制动员朱小刚看准速度果断地发出指令,请求站1道进入。不远处张慧钢师傅手握对讲机,在指定位置等待列车到达后,脚步紧跟着列车前进的节奏喊下停车,迅速解开风管,提拉车钩,只听“咣当”一声列车完成了分解。
“平日里我们一天要完成80多钩的作业,现在是保供保畅的关键时期,货车车辆的需求量大,每天至少要完成100多钩的作业。”张慧钢说。
担负衢州站与元立站之间列车运转的技术站,其作业运行直接影响到巨化货物和元立货物的工作效率。“我们在过去30多天里,全体行车乘务人员克服了劳动力紧张和疫情影响,严格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运输和货畅其流。”技术站站长方毅介绍道。
在叶小龙指挥列车分解结合的同时,第一货场的调车组也在奋战,他们时而弓步弯腰检查车钩连挂状态,时而蹲身摘接风管、放置铁鞋,时而爬上闸台用力转动制动机,时而快步检查车列状态,手电的灯光闪耀在漆黑的寒夜。
这一夜,无眠,为的是及时把货物送达和排空。正是车辆排空及时,车辆班停时控制在每车辆6小时的好成绩。这一夜,无休,他们完成了调车作业110钩,班运输量6000吨。(陶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