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锁生
煤矿井下巷道长、距离远、作业地点分散不均,有很多的单人岗位,在这些岗位上,安全工作如何得到保障,全靠岗位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正规操作行为。而就有个别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在工作中经常不遵守操作规程,总认为:自己是单人岗位,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就告诉自己,偶尔一次“三违”不算个事,这里就自己一个人,没有人管,也没有人监督,更没有人会知道,怕什么?
笔者由此想到了儿时课本上学过的《掩耳盗铃》一文:一个人为了偷铃铛,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不会听见。在笔者看来,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相似点:都是一个人,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都在为了一个目的而去自欺欺人。笔者厌恶这样的想法,更痛恨这样的行为,在煤矿安全工作上,不能容忍这样的“掩耳盗铃”现象存在于我们的周边。
煤矿工作环境特殊,职工作业时间大,身体容易疲惫,安全思想意识淡漠,习惯性“三违”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进行高度重视,对职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打好安全思想的“免疫针”。要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转变思想观念,变换教育方式,“免疫针”不仅要“常打”,更要做到“常新”,让“免疫针”能真正为安全生产提高免疫力。要让职工打心里明白,“掩耳盗铃”是一种对安全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操作,不仅是对自身的生命负责,更是对家中妻儿老小的责任担当。
同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煤矿企业都有一系列的管理考核制度,不仅是为了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我们在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更要用好管理考核这个“杀手锏”。管理是企业的“牛鼻子”,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夯基石。在管理上,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善于补齐短板,补全短板,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考核也不是目的,只是一种管理方式,旨在通过一定的经济考核,来让职工牢记自己所犯的错误。在管理上要让职工感觉到“严”,密集的安全网才能促使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考核上要让职工感觉到“疼”,经济上暂时受到一点小损失,安全上才能换来长久的大幸福。通过抓牢管理考核这个“杀手锏”,严格督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职工就会逐步算清安全账,杜绝“掩耳盗铃”行为的再次发生,有力推动安全生产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