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宁(中)和他的团队在一起进行科研攻关
■ 赵海英
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扎根生产一线的河南豫光仪表维修工王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感谢豫光给我们技术工人提供锻炼的平台和参加竞赛的机会,让我们有绽放的机会,我会更加努力,做好做精本职工作,在自动化仪表行业有更高的建树,为企业发展尽责尽力。”面对职业生涯的全国第一金,28岁的王宁这样说。
敢争金牌,奋斗青春练就“王者秘籍”
2015年9月,王宁从天津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后进入豫光,成为一名低压维修电工。
2016年4月,经过分厂领导半年多的考察,认为他性格内敛沉稳、思维敏捷且具备一定的仪器仪表知识,便将其调入仪表科,成为一名仪表维修工。
师傅对他说,仪表科主要强项是DCS系统和热工仪表方面,随着冶炼行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PLC终会成为中小系统的主力,你有兴趣可以从这方面做出突破。师傅的话,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迫切要发芽成长的种子。
此后,一有空闲,王宁就抱着电脑,下载PLC的各种软件,不厌其烦地安装、调试,自己找PLC进行接线,练习程序编制,触摸屏软件下载调试。遇到生产现场有PLC方面的问题,他第一个跑去处理问题,回来还在小本本上进行总结。这样的小本本,他一共积累了50多本,遇到问题就找出来翻看。这些小本本,被大家戏称为“王者秘籍”。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他2019年参加济源仪表工技能大赛仪表取得第5名,参加河南“振兴杯”电工竞赛取得第19名,2020年参加“中控杯”全国仪表仪器制造工竞赛获得二等奖,2021年参加“中国铝业杯”第十四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仪器仪表维修工项目第一名。
青春正好,奋斗不止。凭借过硬的实力和沉稳的风格,一举夺金的王宁,同时斩获了“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敢攻壁垒,高超技艺守护“绿水文化”
豫光是河南省第一家在废水总排放口安装了重金属在线监测设备,并与上级环保部门联网的企业,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试点单位、全国节能减排先进单位。
每年,来到股份动力厂中水站参观、调研、学习豫光“绿水文化”的宾客络绎不绝。王宁,为自己岗位的重要性深感自豪。
2021年,仅仅运行半年的中化水站膜系统,频繁出现超滤冷停问题。最初与厂家联系,采取更换管道的方法,不行!更换阀门,也不行!
两个月的时间内,中化水站的中控工,每班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他们说:“我们能做的,只是时刻监控中水超滤画面,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超滤冷停后及时关闭板换蒸汽阀门”。
王宁闻讯赶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迅速展开技术攻关,商讨出通过链接3台泵的启停信号连锁板式换热器蒸汽阀门的方法,然后开始制作程序。经过2个多小时的制作、改进、调试,最终完美实现超滤停机后板换蒸汽阀门即时关闭功能,且管道无震动现象。
敢破藩篱,发电过亿助力“双碳目标”
2021年12月19日,股份公司余热发电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亿度,创豫光余热发电历史新高。
这之后,股份动力厂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布局,面对操作人员经验少、新建设备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以“稳”字当头,谋求突破,全年实现年创效4100万元。
最初,公司再生循环项目设计时,锅炉数据在各自控制室监控,15MW余热发电不能监测数据,不能科学地根据锅炉参数进行余热发电,造成蒸汽浪费。
王宁和他的团队打破传统思维,利用公司大数据平台,实现蒸汽数据集中监控。该技术进行跨系统数据整合,整个技改过程安全、高效,为余热发电系统更深入地进行决策分析和工艺调整提供技术支持,为余热发电量冲破一亿保驾护航。
2022年以来,王宁便投入到大修工作中,组织他的团队进行安全培训、制定计划及方案。大修期间,他除了保证常规检修项目的完成,还进行豫光A类企业申报相关技术革新工作,在桥架上、在车间里、在空分塔上、在控制室,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载誉归来的王宁,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我会在生产一线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不断突破自己,发扬年轻人的敢闯敢拼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的高技能人才,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