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超

袁继伟,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水峪煤业通风区职工,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直爽、豪迈,说话快人快语、不落俗套。十一年的工作历程,渗透了他辛勤耕耘的汗水,也折射出他超人的聪明才干、非凡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他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用汗水和智慧充实着无悔的人生,以诚实无私和奉献谱写着自己的赞歌。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矿为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矿山建设事业,是新时代新焦煤矿工的楷模。
打铁必须自身硬
对待工作,袁继伟有着自己的座右铭,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煤矿通风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更要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娴熟的操作本领。参加工作以来,他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一通三防”知识。有人说他是“工作狂”,有人说他有股子“疯劲”,也正是他这种热爱工作的劲头,使他无论在“一通三防”哪个岗位都能驾轻就熟。
他始终注重业务理论水平的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适应新时期煤炭科技发展的需要。他刻苦钻研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安全技术,并将学到的新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践,解决和处理工作中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翻阅各种有关瓦斯治理及瓦斯抽放方面的书籍,掌握瓦斯抽放工作的重点、难点,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认真坚持学习《煤矿安全规程》、《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一通三防”实施细则》外,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在日常的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勤学苦练,潜心学习煤矿各系统专业知识,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钻研业务勇挑重担
通风区承担全矿的安全生产及矿井“一通三防”灾害的治理工作,作为一名兵头将尾,袁继伟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化压力为动力,真抓实干,严格瓦斯、防灭火等各项措施落实工作。在矿井隐患整改的“战场”上,他带领技术小组攻坚克难,出色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在加入通风区技术组后,他经常深入现场,对十采区瓦斯抽采钻孔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针对钻孔负压偏低、流量较小等问题,经常向驻矿技术顾问请教,并拿出针对性措施,督促队组整改,大大提高了工作面瓦斯抽采效率。他在队组担任技术员期间,队组施工的八采轨道巷与上覆9#煤层小煤窑巷道贯通,一氧化碳涌出浓度达400-700ppm,严重影响队组正常生产作业及职工身心健康,他在网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最终利用局部通风机、风筒及调压风门等通风设施,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瓶颈,抑制了小煤窑一氧化碳气体涌出,此项技术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也被多次运用及拓展。在测风组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毅然组织通风区技术员全部加入每旬测风,确保测风数据真实可靠。
工作中,他善于开动脑筋,在科技创新方面,他先后完成了爆破喷雾、均压气室的运用、快速凝胶采空区隔离技术等多个科技项目,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在编制《10211工作面防灭火设计》时,他发现工作面注氮管路铺设在材巷,与设计严重不符,他立即向采区负责领导及通风区领导反映,申请管路改造,将原注氮管路改为灌浆管,运巷重新铺设注氮管,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他通过对该矿煤层自然倾向性报告、临界值报告等资料的参考与研究,结合井下现有的生产条件,对矿井防灭火设计、矿井防灭火系统图进行了全面修改,制定了以采后灌浆为主,阻化剂喷洒及注氮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对阻化剂喷洒时机、喷洒量、注氮时机、注氮量进行了重新计算,使得现场操作与矿井防灭火设计内容基本相符,促使该矿防灭火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袁继伟一贯坚持以工作为主,一心为工作着想,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正是他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让他获得了“汾西矿业先进生产工作者”、“汾西矿业青监岗员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