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灭蚊核战”可以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之如 文/画

1.jpg

  《经济日报》报道,由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蚊上,打造了新的“大杀器”。核技术灭蚊就是给它做“绝育手术”: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这些不育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因其没有子代,从而达到降低蚊媒病发病率的效果。这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根除特定蚊虫、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目标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

  自然界中,蚊子可算是最令人讨厌的害虫之一。报道说:“蚊子叮咬造成的疼痒还是小事,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热等疾病的重要媒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蚊媒传染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蚊子也因此被认为是‘最致命的动物’。”谁要是提议让老天取消某些生物的生存权,那么,蚊子一定会被列入清单之中。

  地球的生态状况还是令人不很满意。许多动物尤其是一些哺乳动物相继灭绝了,我们除了见到地质考古学家从古地层中发掘的这类动物的化石标本外,已经无缘再在自然界中看到它们的活体了。但是,有些几乎全人类都十分厌恶的动物,譬如昆虫类中喜欢叮人吸血且传染疾病的蚊子,非但千百年来人人喊打而偏偏没有灭绝,还几乎年年处处滋生不已,害人不息。既然人们仅靠巴掌拍不光蚊虫,谁又有“倚天抽宝剑”的伟力,斩尽此类害人虫呢?

  如今,现代科技渐显神威:中山大学的核技术研究团队,研发出了给蚊子做“绝育手术”的“大杀器”,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这些不育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因其没有子代,从而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根除特定蚊虫、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的目标。

  假如这一现代生物防治技术得以推广应用,或许能够实现人类世世代代都梦寐以求的不再受蚊虫叮咬的愿望了。有道是:

  “灭蚊核战”可以打,造福人类乐无涯;现代科技显威力,创造之风绽新花。

  当然,如何提升歼灭性打击的预定精准度,以尽量避免出现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的副面效应?实施这一宏大规划之前,重温六十多年前的“除四害运动”将麻雀列入消灭清单的认识失误,也是十分必要的。

  有益于人民的事,有益于人类的事,就可放手来办,但是,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