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
8月25日上午7时,重庆巨能建设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迁建工程项目部经理孙泉水,几乎每天这个时间点都会在工地看看。
施工现场焊花四溅、推车运料、砌砖抹灰,机械运转声、操作指挥声相互交融……11支作业队伍、50多台机械设备、800余名工人在场内有序施工。看着热火朝天抢赶工期的景象,孙泉水内心才能踏实。而项目部的倒计时牌显示,离9月1日开学交付使用还有6天,一种压力也包裹着他。
孙泉水说,该工程是兴文县重要民生工程,因受PPP项目政策变化、征地拆迁等多方面影响,导致项目前期建设推进较缓。今年5月份,按照县政府要求,工程须在9月1日前满足入学条件,将迎接5000余名师生到新校区上课。
国企担当,首当其冲,一场攻坚战就此打响,项目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激发每个人工作活力,较好地解决了现场作业面多、施工队伍多、机械设备多、工作相互交叉难协调等问题,做到忙而不乱,有序组织生产。
让孩子按时入学产生共鸣激发动能
“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效果。”项目部党政主要负责人达成共识,项目抢赶工期,各方人员必须首先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顾全大局。项目部利用党支部主题党日、职工学习、施工队负责人协调会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抓住施工建设人员、劳务作业人员等绝大部分都是为人父母的身份,都能感同身受教育的重要,更能理解孩子学习重要的共同点,让他们坚信只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抢赶工期,就能保证学生按期入学。由此引发共鸣,大家纷纷表达了一个字“干”。
“唐队长,我清理路面借用一下您的铲车。”“好的,我马上安排。”“栾总,运动场你还有几处没有包砼哟。”“我下午安排人来。”……为便于工作安排和沟通,项目经理建立了由各个施工队负责人组成的微信群。
孙泉水说,由于各施工队负责人,都是本着为少年教育负责,为社会发展尽责的强烈愿望。昔日各施工队作为场外的竞争对手,一下变成了场内的协作伙伴。相互支持、相互出谋划策,为着一个目标,始终把按期完工摆在第一位。
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撸起袖子加油干
项目技术负责人陈海平介绍,项目部随时关注施工进度节点目标。按照剩余工程量和时间,倒排工期,逐月、逐周、逐日细化分解工作计划任务,实行项目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划片包干,各划片包干负责人每天在现场坚持内让外、轻让重、缓让急等原则,协调交叉施工组织。该项目还将克难攻坚纳入党建引领效能攻关,党员也划片包干,切实做到一个党员一个责任区。
同时,项目注重开好“三个会”推动工作落实。即:每天早上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前一天工作进度,安排当天工作任务;下午5点召开现场会,检查施工队工程进度,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等;项目经理每5天组织各施工队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召开一次工程协调会,解决实际问题,对施工进度情况进行考核。
“爸爸,我很久没有见到你了,你什么时候回家哟?”“儿子,等爸爸忙过了这阵就回家陪你,要听妈妈的话。”这是项目部工程部部长肖俊正在接他8岁儿子打来的视频电话。肖俊说,自5月份开始抢赶工期以来,除十分特殊的情况外,项目部绝大部分管理人员都自觉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近4个月都是“5+2”“白+黑”满负荷、高强度地工作。
答好疫情防控和高温考验两道难题
“卖炭翁在寒冬‘心忧炭贱愿天寒’,我们项目在‘三伏天’‘心忧工期愿天晴’。”项目党支部书记谭如利打趣地说,现在离秋季开学越来越近,工期都排得非常满,心怕万一下雨影响了工期,哪怕天气再热,去工地转一圈全身会泡胀,脸晒成有安全帽带印的“非洲人”,也不希望下雨。
为保证高温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项目部及时采取控制工人室外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提前早上作业、延长夜间作业,发放防暑降温食品药品,开展送清凉活动等防护措施。
“兴文职校项目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巨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谢居应调研项目部的工作要求,实行安全和质量管理人员跟踪负责制,不管白天或是晚上,只要有人作业,现场就会有他们的身影,全程监督每一道施工工序,严格把关每一个施工细节,认真规范每一位工人安全行为,实现了安全无受伤和质量验收合格率达100%。
项目部还高度重视800余人的疫情防控,每天检测体温,查看健康码,要求新进人员必须持有核酸检测报告、健康体检报告,并联系当地医院开展了“疫苗接种进项目”,实现了疫苗接种全覆盖,新冠病毒感染零疑似、零确诊的“双零”目标。
“我们项目就是这样干出来的,队伍就是这样练出来的!看着项目建设像一个新生婴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天一个新面貌,即将满足9月1日新生入学,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孙泉水说,该项目建设能够实现既定目标,离不开当地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项目全体干部职工在严寒酷暑中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周明剑 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