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英 黄进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与四川德阳广汉市交界处,有一个“奇怪”的村庄,村里靠青白江一侧住着广汉万柳村人,靠广汉一侧住着青白江壁峰村人。尽管交错杂居在一起多年,但因为管辖区域不同,两个村在基层党建、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彼此分隔,不相“往来”。直到“青广联动巡察”后,这一切才有了改变。“这条断头路原来长期没人管,一下雨就全是烂稀泥,稍不注意就要摔倒。不过现在路马上要修通了,下雨出门也不用担心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青白江区壁峰社区村民张先发看着即将修通的路满心欢喜。
“青广联动巡察”是四川省按照“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的政治要求,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落实,在青白江和广汉两地开展的一次创新性探索。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深刻阐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工作。2020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经济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和支撑性工程进行部署。为确保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战略部署落实落地,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巡察办着力探寻跨地区巡察的有效模式,以解决当前巡察制度主要集中在本行政区域内,对于重大战略中大量跨行政区域、需要多地协力推进的事项则缺少可行方式的问题。
因势而动,青广两地在责任使命中携手
青白江区、广汉市地处成德同城化发展核心区域,是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的重要支撑。早在2020年3月30日,两地政府就签订了《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协调发展框架协议》,明确了7大类32项重点任务,为开展同城化巡察提供了必要性。4月,青白江区委巡察机构赴广汉商讨共同开展同城化巡察工作。5-6月,两地巡察机构召开了6次工作会,在两地交界处的弥牟镇、城厢镇、大同街道、大弯街道和向阳镇、三水镇、新丰街道开展实地调研,发现两地协作发展项目多、资金量大、监督链条贯通不够、政策落地时间缓慢、群众感受不明显、相关巡察监督成果不能互通共用等问题。7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揭牌,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框架下,组建涵盖空间规划、交通路网、现代农业、文旅产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专项合作组,跨区域的巡视巡察工作势在必行。在四川省委巡视办的支持下,青白江与广汉两地因势而动,签订了《青白江区-广汉市巡察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八个方面”的合作内容,标志着同城化联动巡察进入两地合作实施阶段。
构建体制机制 破解两地如何“连得上”“怎样连”的问题
为使两个平行的行政区域联动巡察能“连得上”,在成都、德阳市级层面,以两地市委巡察办名义建立了同城化联动巡察指导组,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全程统筹指导,重点协调推进两地同城化试点工作中的关键节点;在青白江区、广汉市两地党委层面,依据两地党委政府联合签署的合作发展协议,成立了同城化联动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由两地党委共同为巡察组授权,确保联动巡察工作始终在党委领导下合法合规开展。
在具体“怎样联”的问题上,两地坚持“联动互通共享、主体责任不变”的原则,首先制定了《青白江区-广汉市同城化联动巡察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两地联合行动的总纲领。根据该制度,双方等额抽调精兵强将共同组成巡察组,建立了由两地党委书记共同担任同城化联动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负责制、主要成员单位会议和相关成员单位会议相结合的“双会议”协商机制、问题线索 “双移交”机制、信息“双互通”机制。
编制实施方案 确定联动巡察“巡什么”“怎么巡”的问题
青广联动巡察主要分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解决“怎么巡”的问题。由于同城化联动巡察的对象往往更为复杂、牵涉面广、层次多,准备阶段必须要扎实充分,这不仅是确定联动巡察“巡什么”的关键,也是联动巡察能否权威高效的关键。从两地党委签订的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发力,从涉及城市功能互补、公共服务均衡等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社会牵引力强、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和项目入手,巡察组组织召开了15场坝坝会,18场次座谈会、恳谈会、协调会,发放400余份调查问卷,梳理出两地同城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落实同城化战略部署、体制机制运行、推动合作事项、干事创业氛围四类问题清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将青白江区城厢镇党委和广汉市三水镇党委作为主要巡察对象,同时根据支持配合同城化建设开展情况,将巡察延伸至两地所属区级和市级部门。
在巡察了解中,巡察组采取组合式谈话,每个谈话小组均由两地人员协同搭配,做到优势互补、监督制约。本着“务实管用”原则,聘请省社科院、省委党校、四川大学和两地退居二线老领导等10名专家,共同组建“青广荟”巡察智库,提高巡察工作的高效性、精准性和专业性。
推动融合促进发展联动巡察取得显著成效
密切了协同关系,增强了同向发展意识。巡察过程中召开的坝坝会、座谈会、交流会、动员会为两地干部提供了相互接触、熟悉、交流、协商的平台,城厢镇、三水镇党委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同城化建设,借巡察东风,已签订了深化区域合作强化组织保障的框架协议,明确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组织建设等4个方面的融合项目。青白江、广汉两地公安、民政、农业、应急等31个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等10余个部门已完成合作项目协商。
促进了要素流通,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通过巡察督促两地党委抢抓同城化协同发展机遇,深度思考产业合作等系列问题,进一步明确将同城化规划、产业融合、社会服务等6方面工作作为今后推动同城化的工作重点。目前,两地就发展订单农业、园区入驻、土地跨界流转等事项已达成初步意向;对串联两地的10项文旅资源(三星堆、凤凰湖、易家河坝、城厢古镇、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等)形成抱团发展的态势做出了初步规划,为两地“十四五”期间的区域融合发展开启了先河。
回应了群众期盼,提升了幸福生活指数。通过巡察推动,两地党委及时化解了诸多“两不管地带”的顽疾。例如,边界处清理沟渠施工中占用对方土地的纠纷、在交界地带双方都不愿建设文体活动场所、违法犯罪分子两边“躲猫猫”等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如今,双方共同梳理了边界处遗留的历史纠纷,全部进入到协商解决程序;在边界处建立了两个文化广场,授权治安队伍跨界50米交互巡逻,共同治理边界道路的超载问题。下一步,还将深入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资源共享、医疗资源互通等问题。
(作者刘宗英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黄进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