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勇当“精修智造” 创新创效先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企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挖潜降本增效,才能保证企业行稳致远。”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煤矿维修加工中心党支部书记韩玉国近日如是说。参加工作以来,他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发挥技术特长,不断攻克安全技术难题,取得创新创效项目26个,为企业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维修加工中心是肥矿集团曹庄煤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必须努力提升经营业绩水平。党支部迅速确定了“内供转外销,智能精修造”的十字方针,人人都是生产者,个个都是业务员。韩玉国感到肩上责任沉甸甸的。依托成立的韩玉国创新工作室,他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在安全、降本、增效、管理上下苦功、用真劲,不断攻克安全技术难题,为企业转型发展出谋划策。

  “以前锚索生产加工,需要人工将钢绞线拽出,根据客户的尺寸要求,4米、6米、8米不同尺寸,需要工人用尺子把它量好,再把它用无齿锯把它截断。这一块时间长、效率低。我就考虑能不能造一条生产线,实现钢绞线自动送料、自动截断、自动卸料,提高效率”。韩玉国这个提案提出后,整个技术研发小组白天研究技术,晚上查找资料,遇到问题向各行师傅请教。通过多方调研考察,绘制系统图纸,设计生产线各环节装置,一遍遍加工,最终用了32天时间攻克难题,研制成功。锚索生产效率提高了30%,可节约1—2人,依托产品优势配套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设备,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关键时刻党员当先锋,不是一句口号。”现在维修加工中心有支护材料制造、托辊加工、锚固剂生产三个车间,来了订单,工作量大了,三个车间开足马力生产。作为党员韩玉国主动当先锋,厂长、车间主任也成了业务员了,人人拿着产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跑业务,每个职工都成全能职工,尽管工作辛苦也毫无怨言。

  三年来,维修加工中心生产的锚固剂、锚杆、托辊、锚索有25种类产品取得“煤安”、“矿安”标志,30多项技术革新实现规划化、自动化、高效化,创造效益近120万元,为企业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开拓内外部市场创造了条件。(夏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