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老党员曹曰明和他的抗战小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苗成标

1.jpg

●曹曰明老人展示央视纪念品

2.jpg

●老人展示出版的书籍

  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一部经过多次修改、3万多字的抗日题材中篇小说《国恨家仇》,再次引起山东能源重装集团莱芜煤机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广泛关注。这部小说的作者名叫曹曰明,今年已是88岁高龄,是莱芜煤机公司一名老党员、退休干部。

  据曹曰明老人介绍,《国恨家仇》一书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主人公孟斌、张耀南等英雄人物为线索,全面记述了在日寇铁蹄下,鲁西北军民不甘遭受日寇的野蛮侵略,机智顽强,团结抗战,一举歼灭不可一世的日军独立混成旅,并击毙该旅团长少将土屋兵驻的英勇事迹。这是他历时两年、凭着自己良好的记忆力完成的第二部抗战题材的小说。

  曹曰明老人祖籍山东省齐河县。小时候,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鲁西北地区的奸淫掳掠、烧杀抢的恶劣行径,了解了很多抗日英雄的战斗故事。从1975年开始,曹曰明酝酿着以自己亲身经历的苦难和记忆中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写一部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长篇小说。

  那时,交通条件极为艰苦,连自行车都没有。他利用节假日,跋山涉水,徒步走遍了齐河、济阳、禹城、乐陵、高唐、临邑等地,寻找当年的抗日英雄,走访先烈的后代,记录下了当年鲁西北抗日英雄的详细资料。

  “在走访过程中,被访问的人都很热情。有时在老乡家里一待就是一天,他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抗日英雄的动人故事,我含着眼泪边哭边记,真是太感人了。”曹曰明老人动情地回忆说,“是抗日英雄们的感人故事给了我创作灵感,给了我写好作品的信心。”

  走访之后,他便回到单位,根据笔记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创作。“年轻时,我记性特别好,而且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伏在茶几上,坚持写3个小时,一写就是好几十页纸,到了7点多钟才吃饭上班。”曹曰明老人对过去的事情仍记忆犹新。

  1988年,他光荣退休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走访创作。为了掌握真实的资料,他专程到济南拜访抗战时期任齐禹县武工队队长的白光同志。当他把手稿拿给白光看时,白光高兴地说:“这么多年了,我知道的,你是第一个写这段历史的人,实在了不起。”白光对他的手稿赞不绝口。同时,从白光那里,他又了解到不少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充实了作品的内容。

  1998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整理创作完成了第一部抗战题材的章回小说《齐禹风云》。小说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最残酷年代鲁西北地区的斗争场景,表达了鲁西北军民“誓以全力抗战”驱逐日寇的坚强意志。小说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爱恨情仇故事,汇聚成一出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坚持敌后抗战的历史大戏,热情歌颂了英雄志士们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共计二十章达三十多万字。

  为了创作完成这两部作品,他先后走访抗日英雄、先烈后代以及了解这段历史的群众达上百人次;用稿纸1米多厚;行程数千公里。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计划推出《寻找英雄》专栏,面向社会征集当年抗日英雄的线索资料。看到公告后,曹曰明将《齐禹风云》手稿寄往中央电视台,引起《东方时空》栏目编导的重视。为感谢曹老的这一举动,中央电视台派人专程登门致谢,并向他赠送了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制作的《寻找英雄》和《抗战》两件精美的雕塑,以示永久纪念。据悉,这套纪念品中央电视台总共制作了200套,目前,山东省只有曹曰明老人这一套,尤为珍贵。

  为教育后人,曹曰明老人作为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将自己创作的小说自费印刷成册,分发给同事、朋友及广大职工、家属。他说:“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写下去,宣传好抗日英雄事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让更多的职工群众了解我们党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希望我们的下一代铭记先辈们的付出,勿忘国耻,以英雄为榜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