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聚焦中心工作 增强核心意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宋开荣

  学史,可知古今;懂史,能明大义;用史,方续荣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学习好、宣传好、传承好党的历史,从中感悟党的初心、担负应有之使命,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我们要在学党史悟思想中,传承红色基因、理论指导实践,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推进企业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中不断健康发展。

  一、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厘清“中心”与“核心”,照亮前行之路。

  中心工作是某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1943年6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讲道,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因此,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同,则面对的工作重心就会不同,中心工作就不一样。如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是进行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解放战争后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是抓好社会主义建设。

  核心是指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那一部分。领导核心,就是一个组织或集体的中心。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是高度集中的统一整体;领袖、政党、阶级、群众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领袖是政党的领袖,政党是领袖集团主持下的政党,政党没有自己的领袖核心,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就不会有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所以,一个国家要办成大事,就得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党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有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心工作”才能更有力量,更有质量。只有“中心工作”抓好了,“领导核心”才能更有威信、更加稳固,二者相辅相成。这是我党百年来创造辉煌开辟新局的根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正是因为我党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干事创业才有了主心骨,才能把近代历史上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民营企业家,我们要政治上拥护“核心”、行动上彰显“中心”,经常对标对表,始终与核心保持“同频共振、节奏统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二、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学史明理,牢记奋斗历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沿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前进,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1941年3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多年下来,围堵封锁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报告,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与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他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1949年10月15日开始,以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为先导,其他地区跟进,全国物价猛涨。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及时分析物价猛涨的原因,和党组织讨论收缩通货、抛售物资、加强市场管理的办法,并且慎重地选择采取制止物价上涨措施的时机。在涨势趋于稳定后,中央向各地下达了12条指令,包括稳住物价、调运粮棉、紧缩银根、指导国营贸易公司、应对投机商人等多方面内容。几天之内,就将这场波及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物价涨幅最大的涨价风潮平息下去了,毛泽东称赞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果断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贸易大国,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特别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广大中国人民深深感到,生活在中国最安全、最幸福。

  历史证明,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力量,中国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中心工作”的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学史增信,明确前进方向。

  大海航行,舵手领航。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会在实践的伟大斗争中、民心的一致拥护中,推举出自己的人民领袖,孕育出自己的领导核心,并在领导核心的坚强指引下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领向胜利,迎向辉煌。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了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亮剑、锐意进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增添发展动力,以高压反腐净化政治生态,以扶贫攻坚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经济建设成就。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和权威,应成为每一位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的基本遵循。这是实践的结论,也是对世界的启示。

  四、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学史崇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着这份初心和使命,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拼搏。我们党正是凭着这份初心,带领中华民族踏上复兴之路,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实业报国上做文章,既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也要进一步把“蛋糕”分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方针,增强“员工情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员工、造福人民;始终把开展扶危济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担当社会责任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坚持真抓实干,用真金白银回馈社会、繁荣社会,谱写“共建共享”新篇章。

  五、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学史力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着眼于统筹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就泽东而言,加快构建“传统产业高端化、新能源产业规模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新发展格局”,是加快现有主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是根据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从全局高度加快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建立一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能够充分发挥本企业比较优势的,能够保持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的制度模式与高效的运营机制;建立一套适应现代化要求,体现现代化特点,引领企业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及现代化的文化体系;建立一套能够使企业走向现代化的人才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一套使企业干部员工保持长期稳定的企业政治生态体系。要把加快企业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政治上拥护“核心”,行动上检验“中心”的一把尺子,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努力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努力作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企业、无愧于历史的成绩!

  六、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学史有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主席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在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7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民营企业家,我们更应该秉持“赶考”之心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政治要求,切实担起民营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主动把企业中心工作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生态治理、文化建设等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做落实新发展理念排头兵,紧紧抓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司发展;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上进一步发力,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突破一批前沿和行业共性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产品发展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在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上进一步发力,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统筹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把握好“近”与“远”的关系,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中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集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算大局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历史告诉今天启示未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核心,向中央看齐,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在思想上认同、政治上坚信、组织上服从、感情上信赖,把聚焦中心工作、增强核心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行动书写忠诚,以业绩报答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