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之如 文/画

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张世明受贿案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自2003年至2019年,被告人张世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他人请托,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财物,共实施受贿行为34起,收受财物价值共计1.39亿余元。
“原主席”又上台了,不过,这一回上的不是主席台,也不是讲台,而是人民法庭的被审判台。缘由呢,并不神秘,只是万千贪官的通病:受贿,而且数额不低,过了亿元。
“原主席”从基层领导一级一级升上来,终于攀上了正厅级的高位,若是遵法守纪,这辈子也算是经历了成功人生了。可惜啊,他没那么安分,既不愿遵纪,更不肯守法。他的手里,握着显赫的权力,这权力壮了他的胆,更膨胀了他脑袋里始终在躁动着的勃勃私欲,倚权谋私、以官暴发的念头,便执掌了他大脑中的帅旗。于是,渐渐拐上了权钱交易的邪道,在这不归之路上狂奔起来。有道是:
亿元受贿又一“虎”,“主席”贪心永难足;频频伸手欲无尽,腐败竟是不归途。
当然,若论“贪绩”,“原主席”在一众贪官之中,只能算是很大,却远远算不上最大。而且,有些官阶连“芝麻”也算不上的例如村支书、小科员之类,居然犯下数亿元的惊人贪污大罪,也时常颠覆了普通群众的想像力。可见,无论是哪一级权力,假如不被关在制度和法律的笼子里,不受相关法纪的强大制约,就都存在着违法乱纪为非作歹的可能。因此,如何建立并完善一整套反腐倡廉的制度机制,如何对庞大的公仆队伍保持有效的监督管理,包括层层级级的纪监委监督,以及尽可能广泛的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报道说:“本案将择期宣判”。相信,此案的宣判结果,必将体现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将会成为对腐败分子的又一严厉惩罚,成为对天下公仆的又一记响亮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