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培养的企业基层管理干部,“对党忠诚、做事干净、勇于担当”是履职的基本要求。
说到“担当作为”,是干部作风建设中讲得非常多的几个字。在新时期、新形势、新格局下,一名干部的“担当作为”之心尤为重要。我在基层工作多年,与不同类型、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思想观念的员工打交道,遇到过种种现象与问题,也碰到过不少矛盾和困难。我和其他管理人员曾经聊过这些,想法非常一致。在基层工作,只要心放正、行放正,就应当理直壮、昂首挺胸地开展工作,成为一名“四大”管理者,即是拥有“大格局、大担当、大敬畏、大胸怀”的管理者。
“大格局”指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谋得更实,目光要长远,不争一日短长。古人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就是这个道理。基层管理者的“大格局”表现在一是要正确看待和理解局部与整体、小集体和大集体,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听到个别唠叨,“这个制度、那个方案哪个单位又占便宜了,我们单位又吃亏了”。这种思想的存在归根到底是因为跳不出小集体的利益“圈子”,谋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心里长期装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容易固守狭小的利益樊笼、患得患失,不会有大作为,更成不了大事业。二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我们通常都在讲工作要创新,制度要创新,方法要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一名管理者能对单位、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研判,能够不拘泥于当前的形式,敢于去接受新的挑战。而一个没大格局的领导干部是做不到这点的,有的只是“人云亦云”,“照葫芦画样”。有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要说“基层干部的思想格局有多大,单位的发展就有多远。”在机遇到来时,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迅速应对,全力以赴。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个别管理者不愿意碰新、不愿意碰难的工作,只求稳当,只求不出事就行。面对新的形势变化,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一直止步不前,更不愿意去思考怎么解决问题。所以,我多次和车间管理层探讨,很多工作不要等着其他单位干好了,干出经验了,我们再去学习。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去做经验的创造者,而不要总做经验的复制者。我们如果总是着眼于以前的工作,按部就班地工作,我们如何发展、前进?如果其他单位都是跑步前进,而我们却是走路前进,虽然都是进步,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大担当”显而易见是指领导干部不仅要坐位子,更要挑担子,能够做到不惧挑战,不畏艰难,心中有责、敢于担当。在公司的历次改革发展中,每一次的改革总会触动部份群体的利益,引起新旧观念、新旧思想的冲撞。此时作为决策者、领军者,必须能透过复杂的现象研判出未来的发展,正确看待公司的改革。在困难、矛盾、挫折面前,选择当“驼鸟”是行不通的,只会更让自己束手束脚,越绑越紧,反受其乱。很多时候,需要处理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领导干部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勇于担当。比如笔者原所在单位在员工分流过程中,部份员工对政策不理解,情绪激动,甚至扬言采取过激行为。如果此时管理者为了息事宁人,借口“商量商量”“请示请示”来拖延时间、躲避风险,逃避责任,做事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不站出来主动工作,化解矛盾,只会使事件进一步恶化,影响公司整体改革进程。不是“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怕担责、一心想做“顺风官”的领导注定不会是一个好干部。
“大敬畏”指的是身为一名管理者,心中应有戒惧之意,为人处世应有的一种清醒和自觉,自觉遵守一切纪律和要求,不碰底线。在生产一线,部份员工包括管理者有一种认识:生产车间不是管钱、管人、管物的要害单位,没有滋生腐败的土壤,忘记了一句老话“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规矩、纪律无时不刻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曾在一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会上讲过,我们每个岗位都应有自己的廉政风险点,比如:每个班组的骨干都管理着几十名员工,对于员工的工作安排、绩效评定、评先评优、甚至劳动纪律等是否做到公平、一视同仁,有没有优亲厚友。这些工作虽然和公司的大项目、大投入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同样可以慢慢腐蚀管理者的防线。所以,至始至终保持一颗“大敬畏”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做一个有“大胸怀”的领导干部。我认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宽厚包容的人格魅力。十个人就有十种性格,不能要求每一个人的想法、心态都像机器里刻出来的一模一样。这时候决策者、领导者更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他人。这其中可能也包括自己的反对者。我们车间每一次决策的过程都是集思广益、择善而从、求同存异的过程。当中有过意见分歧,甚至是激烈争论,但是最终都能达成一个集体意见,原因就在于车间形成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单纯为公的氛围。管理者对待一线的员工更应如此,在工作中由于员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会对车间的管理、甚至个人产生误解。如果此时管理者一味地与员工计较是非得失,甚至因为被员工指责而暴跳如雷、睚眦必报,干群关系是会越走越远,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企业给了我们一个发挥能力的舞台,我们就要在这个舞台上有所作为。“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我们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担当起历史与时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无比的激情向着新的百年征程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