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 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开局之年,“绿色”“低碳”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既意味着淘汰落后产能,更意味着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这对于河北建投集团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更意味着生活方式、思想行为的大转变。
一、目前面临的形势分析
从国内大形势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一目标要求的提出,为生产生活体系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常规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我国高碳的能源结构、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降碳与减污之间可以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十四五”期间,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总要求,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对绿色发展的牵引促进作用。
从河北建投集团公司内部来看,多年来,集团公司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继投资建设了电厂、铁路、港口、高速公路和一批省重大支撑性项目,逐步形成了以能源、交通、水务、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业务板块。此外,集团公司投资领域还涉及县域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矿产开发等多个行业。守住绿色发展底线,对集团公司而言,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集团公司必须设立更有雄心的生态环境目标,尽快制定各板块达峰行动方案和中长期低碳发展路线图,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提前谋划新能源项目落地,寻求新路径和重大突破,还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才能实现目标。
从企业发展来看,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遏制盲目扩张过剩产能和发展高耗能项目冲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利于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实现碳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履行绿色发展责任,应对机遇和挑战的措施
河北是工业大省,能源消费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如何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是集团公司清洁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集团公司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低碳”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集团公司全面绿色转型。
建议: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时期是集团公司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作为集团公司来说,把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助力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如风电、光伏、核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领域减污降碳行动,煤炭领域要推进绿色开采,城镇化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建议: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发展多能互补一体化布局战略;不断加大煤成气、风电、光伏、储能项目,有效提升集团公司清洁能源比重。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很重要的一条路径。“十四五”时期会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积极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此外,风电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仍将持续下降,部分平价风电基地将有序推动。同时,光伏发电将成为上网电价最低、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今后清洁能源技术会不断升级,煤转油、煤转气的利用,将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建议:加快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这不单是能源转型,而且是碳转型,是经济转型。如果在煤电、天然气等高耗能行业中,逐步推广等离激元技术,利用其排放的废热废气,生产零碳能源,将产生极其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科技创新抢占先机,变不利为有利,内化成内生动力,形成巨大的碳中和产业,支撑集团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
为更好地实现2030年和2060年目标,需要政策支持、企业减排、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多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实现“碳中和”不能单靠一家之力来完成,而需要“协作共赢”。当前,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扩大,对替代化石能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多了解政策和需求,找准时机,有所作为。
建议:树立低碳思维,多措并举提高碳汇能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坚决舍弃“重发展、轻治理”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对发展进行综合、长远规划,低碳目标融入集团公司发展全局。在集团公司大力普及低碳发展理念,逐步提高全员低碳意识,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尽可能节约用水,购买节能电器,减少开车出行,引导集团员工使用低碳产品,推行节能减排等措施,持之以恒减少碳消费。建设新型低碳园区。在新园区建设中,把绿色投资与绿色低碳园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和运营。
三、集团公司下属各企业应如何积极应对加速绿色转型
对企业而言,双碳目标一方面提出了加快脱碳化转型发展,甚至对一些企业是危及生产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绿色投资巨大市场的新机遇。集团公司下属各企业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围绕脱碳化转型发展核心方向,结合自身实际,加快转型发展,抓住新形势下的新机遇。
一是加快转变思想观念,研判“碳中和”背景下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定位。二是研究制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战略,科学调整核心业务板块,提出转型发展的新目标和行动计划。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研发应用清洁能源和低碳负碳新技术。四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强化节能降成本、减碳创效益、创新绿色低碳投融资合作模式。五是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夯实能源及碳排放数据基础,强化低碳节能岗位和队伍,完善配套激励机制。六是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注重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绿色出行、节水节电节气等关键细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对火电板块的建议
当前,火电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风险,新能源面临极大的消纳压力,火电灵活性改造无疑是“一石二鸟”,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提高火电机组灵活性还要考虑节能减排,要保证机组在实现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调峰能力的同时,又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最终真正实现灵活性改造的价值。集团公司火电板块要做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无疑要做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火电灵活性改造、电源侧储能等也要同步跟进。
在节能减排的细节上持续发力。有益绿色发展的大“西瓜”要抓住,而节能减排的小“芝麻”也不放弃。一是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突破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搭建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二是持续提升能效水平,开展节能减排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进结构性节能,强化管理节能。三是要继续凝聚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建立生态环境安全理念的同时,促进形成环境消耗的成本概念。除加强生产环节碳排放源头治理力度外,还应关注电煤运输环节的车辆的碳排放,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升级,积极推进“公转铁”,将公路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消耗的“隐性成本”显性化,推动清洁能源运输车辆迭代。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和碳产品交易市场机制。加强碳产品利用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科技投入向碳产品开发利用方面倾斜。五是相关部门加快碳减排政策、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企业碳减排推进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在政策制定过程之中,充分考虑错峰生产等现实情况的影响,为火电板块低碳发展保驾护航。
“碳达峰”、“碳中和”不止是个过程目标,它更是一个动力机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是一幅建设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不仅在当前意义非凡,更将对今后集团公司优良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也是对集团公司的一场大考,可以说“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需要大家众志成城,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一往无前的闯劲开拓新征程,在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之路上持续发力。
(作者单位:河北兴泰发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