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作风建设 永不过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田伯韬

  作风建设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它始终伴随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永不过时!加强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政治要求。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从严治党管党,从严正风肃纪,已经成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常态,我们要在新常态中转变工作作风。作风建设也是一个全面的话题,全到凡是与机关工作与机关工作人员有关联的,都可以往上靠。今年,湖北襄阳市委、市政府倡导的作风建设“服务年”,其核心内涵就是强抓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同样的制度、同样的环境,勤与懒、廉与贪、得与失之间,经过不同的人群一番“吹拉弹唱”之后,人生的舞台上听到的便是风格各异的曲谱:勤字当头,唱一首美妙音律;奉献开路,谱一曲高山流水;相反,如果贪字挂帅,奏出的就是一段烦扰杂音。而这些差异,则取决于我们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取决于我们修身律己的决心和甘于奉献的境界。“人无德,则不立”,德体现在人的社会角色中,决定人的价值体现;彰显人的精神品质。那么,作风建设如何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呢?笔者以为:

  作风建设重在“尽责”。由责任而产生的完成使命的精神力量,是推动工作的动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或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凡事就怕“认真”二字。责任虽简单而朴实,却厚重且无价;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譬如:我们的社保基金监督工作,主要的职责重在“监督”二字。监督,看似轻松简单,实则任重道远!是主动监管,还是被动监督?是超前预防,还是事后补牢?这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拿出对策的厚重课题。我们只有创新举措,抓铁留痕,踏石留印,才能谱写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风建设讲究“细节”。细节决定事情的成败。细节虽细,却是基础,是实现成功的重要因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重视细节,检验着一个人是否有敏锐的眼光,是否有于细微处洞彻事理的头脑,是否能在平常的事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当从身边的细小工作做起,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而躬身力行!

  作风建设注重“用心”。常言道:处处留心皆有学问,时时用心事倍功半。用心不仅是态度问题,更决定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当用心成为一种习惯自觉,工作就会实现新的提升,推动于无形,强大无比。用心,就是为群众办事要有将心比心,多花心思、多动脑筋。比如宣传文件政策,不能简单地照本宣读,要用接地气的方式向群众做好宣传解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做好工作。为群众办事,要多做调查研究,切实把问题解决到实处,把握住症结,才能真正药到病除。不要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群众不买账。只有抓住问题症结,打通“任务二脉”,所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乌云散去、豁然开朗。

  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过硬的作风可以永葆我们树立良好的人社工作形象,提供我们前进的力量,给予我们发展的保障。如果说懒政庸政是一种耻辱,那就需要我们勤勉上进来洗刷;如果说推诿扯皮是一个现状,那就需要我们主动作为来改变;如果说反腐倡廉是一项责任,那就需要我们破釜沉舟去挑战。

  作风建设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而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砥砺前行的制胜法宝和家风典范,作风建设永不过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