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高质量战投加持 中信大锰“二次混改” 红利凸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大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混合制”改革,实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目标,是我国国企改革普遍面临的问题。记者近日深入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已更名为“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了解到,企业在广西地方政府和中信集团的密切配合下,通过“精准识别”“优中选优”的方式,在短时间内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主业做强、业绩增长、资本市场认可的目标。

  战投“优中选优”

  在思考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中信和广西股东方聚焦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引进高质量的投资者,充分发挥各类市场的主体优势,共同推动产业健康、稳定、高质量的发展。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中信大锰于2020年12月底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后,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优福投资(占股29%),第二大股东为广西大锰(占股22.64%),第三大股东为中信金属(占股9.07%),第四大股东为高瓴资本(占股6.59%),其余为公众股份。

  对此,中信大锰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维健坦言,中信集团彼时提出引入战投的条件:一是同意溢价,国有资产实现增值;二是承诺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锰业发展部署,做强做大广西锰业;三是要确保管理团队、员工队伍稳定,承诺一年之内,不减员、不减薪;四是要不断地加大对企业项目发展的投入,壮大发展企业。“在中信集团、广西国资委的支持下,新的战略投资者创新模式,按照市场价格3倍购买股权加盟进入中信大锰,展现了‘战略投资’的强烈信心,也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李维健说。

  从“二次混改”的效果来看,资本市场、产品市场、股东、政府、金融机构、员工等多方信心实现“重构”,市场潜力持续激活。

  持续深度布局

  完成“二次混改”的中信大锰,沿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继续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深度布局。

  ——做强主业。要始终保持全国锰业的领导者地位;同时,实现范围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在产品品种、质量、科技含量上都要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特色和高端品种,把企业建成全国极具特色的锰系产品基地。

  ——延伸发展。电解金属锰行业是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矿产资源、电力成本决定着公司的成本优势。要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战略,进一步提高战略资源的自给率和控制力;积极推进以电解二氧化锰为代表的锰系新材料产品创新,与下游优秀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锰系新能源材料基地。

  ——完善供应链。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响应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号召,构建贸易平台,打通供应链物流,实现国外高品质矿山基地、中国香港上市平台和中国内地物流、融资的互通。

  ——秉承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地方经济,造福一方,公司要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水平,打造国内锰行业领先的花园式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标杆企业。

  ——共赢共享。公司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以混改为契机,调整并完善公司的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进一步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何丰伦 陈奥 吴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