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三尺弄挡展芳华 ——记“全国优秀农民工”、际华3542纺织有限公司纺织女工王海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田伯韬 宋国成 刘小溪

  在她身上,有80后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有农家女勤劳朴实的个性,有荆楚女人温和善良的特质,更有“3542”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优秀品质。她,就是王海艳。

  2008年4月,这位来自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牛首镇的农家少女,进入位于襄阳的际华3542纺织有限公司布机车间,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心态,王海艳认真努力、勤学苦练、不懂就问。经过一番打拼,一个月下来,她的单项成绩达到了一级水准。紧接着,第二个月全项操作进入了优级行列,比同来的学员提前上了车位。两个月后,她又因表现出色担任轮班小组长。王海艳所在的甲班N1区小组现有成员5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操作水平均达到优级以上,负责看管40台喷气织机。小组多次被公司和车间评为“和谐班组”“红旗班组”“巾帼建功示范岗”荣誉称号。王海艳本人连续6年荣获公司“四个一流”明星员工,曾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近日,她又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1.png

  只要有梦想,再苦都不怕

  “咱们农村的孩子要比别人更能吃苦,只要有梦想,再苦都不怕!”看到王海艳削瘦的身材,很难想象此话出自她的口中。

  王海艳从进公司的那天起,她每天都会为自己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工作中她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理念,努力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

  “我们农民工缺的是学历文凭、理论知识,就是不缺力气和进取心,只要肯吃苦,肯下功夫,我的操作水平一定会赶超技术好的老师傅。”王海艳信心满怀。每天她早早来到车间,下班了也总是走在别人后边。晚上在宿舍,同事们一个个都入睡了,她还要练上半个小时的打结。俗话说“勤能补拙”,一个月下来,她的单项成绩就达到了一级水准。2019年,春季操作运动会上,王海艳凭借标准的动作,扎实的功底,以总成绩100.9分的成绩技压群芳、荣登榜首。

  “这个女娃真要强!”同事们除了对她加以赞许外,更多地则是表示不可思议。

  小组就是我家的“责任田”

  “要说种地呀,没有难倒我的,割麦、插秧、种棉花……都不在话下。现在一下子升为小组长,要管一个小组,感觉压力好大!”角色的突然改变,着实让这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女有些犯难。

  上班两个月,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被车间破格提升为轮班小组长。一转眼已过去8年,让我们再来看看昔日那个清涩的小组长现在是啥样。王海艳所在的甲班N1区小组现在5名成员,平均年龄在28岁以下,负责看管40台喷气织机。2019年该小组综合生产指标有10个排名同小组第1名,2个月排名第2.2020年1-9月,7个月排名同小组第1.1个月排名第2(2月份因疫情,公司没有开工)。小组多次荣获公司“红旗班组”和“巾帼建功示范岗”荣誉称号。她本人也多次获得“四个一流”优秀员工、“优秀女职工”“优秀小组长”“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每当别人向她取经时,她总是腼腆一笑,“经验谈不上,我只是把小组当做自家的责任田一样来管。就像庄稼人一样,起早贪黑,深耕细作,培育幼苗,打药施肥、锄草,一门都不能少。”淳朴的话语中蕴含着管理的真谛。

  组员的“知心大姐”

  “以前的我是个彻头彻尾的逃兵,是她把我征服了,让我喜欢上了练兵的生活。”提到当年的事,挡车工姚秀君还是很不好意思。

  车间噪声比较大,练兵枯燥乏味,一些刚来的新人没有办法适应。姚秀君自进厂起,就跟着王海艳。刚开始,枯燥的练兵让姚秀君很反感,王海艳得知后认真开导她,“干什么都要有一技之长,没有过硬的本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呢?现在企业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学到的本领是我们自己的,提高收入也是我们自己的,有什么理由不去主动学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姚秀君再也没牢骚话,还主动加入到练兵的行列中。

  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她把小组人员当作亲姐妹。她专门建了一个“小组微信群”,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上的事,一呼百应。过年过节问候祝福,组员过生日,祝福语让人温暖心底。一到休息空闲时,时常聚到一起郊游、爬山、野炊,放松心情。她还经常到单身宿舍走访,了解她们的生活情况。一次在走访中发现小组员工杨翠翠咳嗽不停,头还有点热,急忙为她买药、倒水,并叮嘱她:“好好调理,一个人在外要学会照顾好自己,有事只管吱声。”让杨翠翠感动不已。后来,“海艳姐”成了她最亲切的称呼。

  家和万事兴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王海艳虽然在工作上非常拼,对于家庭也是十分照顾。丈夫张德发是布机车间轮班长,他们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家中互相扶持,相敬如宾,共同营造温馨的港湾。两人平时工作都比较忙,经常加班加点,家里的很多事都是谁早下班谁做,依然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工作中,王海艳是佼佼者,在生活中,她更是大家学习的楷模。老公公去世后,王海艳就把七旬的婆婆接到身边照顾。平时,只要是自己休息,就陪老人到公园转转,邻里都夸她是个好媳妇。在儿子面前她更是一位慈母,从小她就教育儿子要尊师爱友、奋发自强。在她的教育下,儿子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好学生。

  王海艳,一名普普通通的纺织女工。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能用春蚕吐丝般的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她,没有华丽的外衣,却真真切切,如同缓缓的溪流,清澈见底。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谱写着一支80后纺织女工拼搏奋进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