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死亡之海”深处的生命信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智 张野 文/图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义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即“死亡之海”。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搞勘探,通讯联络信号就是物探队员生产与生活的生命信号。

  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山地三队承担野外施工采集,第四排列工程队担负排列放线检波器埋置作业的塔里木油田重点勘探工程——富满油田Ⅱ区三维地震采集(子项目Ⅱ)正在有序推进,排列放线检波器埋置作业以每天搬埋3-6条的进度快速向前。

  1月23日,队员们乘坐奔驰越野车从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四排列工程队保障营地出发,绕过大大小小的沙丘,穿行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了R2591测线4753道排列点位。这是一处相比周边地势较高的位置,适合架设电台中继站,向周围低洼的作业点传输通讯信号。

5.png

●电台信号中继站天线系统矗立在沙丘高处,可以辐射周边数千米

  “前一阵子,排列3区守站班有一个季节工半夜肚子疼,实在忍受不了,通过电台联系到保障点。我们马上派车带卫生员前去,根据病情立即送他去沙漠外面的县医院进行了医治。因为送医及时,没有引起不良后果。”

  “还有一次,五班守站作业点一个临时住地储存的生活用水漏了,4个员工没有可饮用水做晚饭,后勤保障点收到电台信息后,立即送去了生活用水。”指挥排除排列线路故障、管理守站人员的作业班长何宽华介绍说。

  “我们把天线架设在沙丘的顶端,接收指挥中心的信号容易,而且中转信号覆盖面广,方圆十几公里范围的通讯设备都能够收到电波。”扛着中继站的零部件,何宽华一边说一边往沙丘顶部爬去。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没有手机等通讯信号,车辆运行联络、排列收摆查守故障排除、采集放炮等工作指令下达,以及一线临时营地员工生活保障的通讯联络,全都依靠自建电台通讯系统。

  地震资料采集指挥中心距离远,一线作业点、临时生活点的对讲机、车载电台常常收不到信号,只能依靠若干个设置在工区制高点的中继站实现信号中转来保障联络。

  何宽华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工区内中继站架设、搬迁的职责。“前排列马上就要铺到R2591测线4753道一带,今天务必架设好这座中继站,以保证通讯联络。”何宽华说。

  “送水、送菜,排除排列故障,下达采集指令,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通讯保障。通讯畅通,施工车辆就能够不跑弯路直接抵达指定作业点位。野外临时营地员工有什么需求,就可以随时与项目保障点进行联系。没有通讯的死亡之海那是不可想像的。”用力捆紧了液压天线底部保护设备的帆布,轻轻摇动固定牢靠的天线,何宽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位于塔克拉玛干深处的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Ⅱ区三维地震采集(子项目Ⅱ)沙漠广阔无垠,沙丘起伏;三维勘探365000个作业点分布在连绵起伏的沙海中,在探区1824平方千米范围,物探作业都要依靠无线电台与各作业点取得联系,远程下达遥控指令。

  为了实现无线电波全域覆盖,2020年10月进入沙漠探区以来,何宽华领着本班作业人员踏勘工区,寻找建立设置中继站的最佳位置,在若干制高点架起了9个可移动循环式电台信号中继站。地震资料采集指挥中心的施工指令通过中继站连通了工区内移动式电台、临时营地固定通讯电台、手持对讲机等600多个终端设备,满足了项目工区内通讯电波信号覆盖。

  截止到元月27日,该项目已经完成采集60610炮、占设计工作量的88.74%,施工进度按照计划正常推进,各项质量考核指标均优于项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