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十条人才措施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龙继辉

  每年遴选资助100名左右重点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支持在川高校、院所为重点产业“订单式”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以人才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同意,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强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十条措施》。(1月24日《四川日报》)

  人才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事业兴,产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四川推出十条人才措施,必将对其现代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是点石成金的神奇功效。毫不夸张地说,十条人才措施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及时雨”,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对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十条人才措施是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十全十美的“组合拳”。十条措施涵盖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建强产业人才集聚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企业人才薪酬激励、发挥企业聚才主体作用、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完善产业人才荣誉体系、建立健全支持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牵牛要牵牛鼻子。四川的十条人才措施全面准确地涵盖了引进现代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的核心要件,操作性强,效果可期。

  十条人才措施聚焦急需紧缺人才的短板,是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弥补短板的非常之举、管用之策。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方式,既包括直接引进现成的人才,也包括支持在川高校、院所为重点产业“订单式”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直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方式见效快,可以立竿见影,但成本较高,且引进人才后不一定能够留得住。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成本较低,但周期性较长,无法即引即用。因此,两种引进方式要根据实际所需,精准施策,相得益彰,不可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十条人才措施虽为现代产业发展下了一场“及时雨”,但仍需下一番“绣花功夫”。抓好政策的落地落实,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引进有真才实学的管用人才,而不是纸上谈兵的“马谡”式的“人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是现代产业发展急需的有真才实学的紧缺人才,就要坚持“五湖四海”的标准,不唯学历、身份、资历论,大胆引进,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此,组织部门要开拓创新,大胆选拔能力出众的人才,不拘泥于人才的身份、文凭和资历,人才有用就是“硬道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十条人才措施不仅对四川管用,对其他地方也是可供借鉴、可复制的好经验。其他地方可以前往四川取经,四川也应毫无保留地传经送宝,相互学习,交流互鉴。只有这样,才能让全国现代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