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山东阳信:推进冷链物流港项目 助力打造中国第一牛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20年12月18日,笔者从山东省阳信县供销社获悉,按照阳信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第一牛县”、“世界牛谷”部署,阳信县供销社依托所属的阳信亿利源供销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阳信县财金集团、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山东汇阳通达物流港有限公司,成立专班推动建立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项目,建设建设冷链物流港并取得重大进展。

  该项目规划建设六大功能区:海关监管区、仓储物流区、产品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管理办公区、配套服务区。项目运用区块链技术,采用物流大数据进行智能化仓储建设,把“RFID 冷链温度管理系统”及“GPS+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 RFID 技术、GPS 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有机结合到项目的建设当中,旨在打造成为“立足阳信,面向全国,集牛肉批发、加工配送、冷藏保鲜、检验检测、电子商务、展示展销等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华北地区较大的综合性、现代化、智能化的牛肉集散中心和配送物流基地”。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高优质进口和国产牛肉生鲜产品的冷链集散中转功能,完善牛肉供求调节功能,扩大交易范围,增强辐射能力,把世界的牛肉引入阳信,立足华北地区,产品面向全国市场。把广大的消费者、生产厂商、供应商以及配套服务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优势,成为世界牛肉的加工流通中心。年交易量可达80余万吨,交易额超过4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50亿元以上。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有效夯实“第一牛县”的基础,更加符合阳信县打造“世界牛谷”的发展战略,带动肉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需求消费,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创造持续巨额税源,对阳信县的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阳信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是全国重点牛肉产品供应基地,全县年出栏肉牛26万头。据农业部统计,阳信县肉牛存、出栏量全国第六位,农区第一位;有肉牛屠宰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 120万头。阳信县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刘永刚告诉记者,该项目立项、环评、土地预审、规划等手续已办理完成。中国肉类协会、滨州市海关、中国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给予高度关注,并表示大力支持,并且该项目已纳入山东省供销社“3322”工程项目,下一步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全力推进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和牛肉储备库的建设工作。

  (翟成新 车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