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圣祥 媒体评论员
据《科技日报》报道,历时近一年的“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终于有了结果。近期,江苏消保委向法院主张的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必须拥有“一键关闭”功能,得到了法院支持。电视的广告终于可以关了,但是一些APP的广告依然无法一键关闭。
从报纸电视到网站网页,再到智能电视和各个APP,无论媒介形式怎样日益多元化,发布广告的商业模式始终未变,赚取广告费是相关平台重要的收入支撑。相比传统广告投放,基于互联网采集用户数据的个性化广告推荐,因为涉及用户隐私,且推送过于频繁,时常还具有强迫性,无法一键关闭,让人颇为反感。
此番江苏消保委发起的公益诉讼,针对的是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无法一键关闭的现象。智能电视确有一种趋势,厂商好像不再将电视看作一个硬件,而是视为一个赚广告费的平台,开机必有超长广告,且强制要求观看。电视台的广告不想看,观众还可以换台,但是电视开机广告,不看完就用不了电视机。这种强制性观看,事实上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拒绝接收和观看广告是用户的权利,要求开机广告必须能够一键关闭,因此是必要的纠偏和约束。《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据此,广告必须是可以关掉的,不能强迫用户观看。
可现实情况是,不仅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关不掉,Windows系统的电脑,弹窗广告更是关不尽,会不停自动打开,有些广告画面还让人特尴尬。手机APP广告关不掉的问题同样严重,少数APP可以“跳过”开机广告,但统计显示,69.7%的APP都没有关闭键,在使用前必须“欣赏”长达几十秒的广告。上海市消保委连续15个月对1600个不同类型的APP进行广告监测后发现,APP广告“关不掉”、个性化广告推荐“不可选择”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APP广告还存在违规获取用户信息、未经用户允许就私自下载新APP等问题。
从秘密收集用户信息,到个性化推荐广告,再到广告无法关闭,凡此种种乱象,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让人不胜其烦,还无计可施,需要及时进行治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10项标准,也经常有问题APP被责令整改甚至直接下架。但是,APP广告难关闭、个性化广告关不掉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对用户权益构成侵犯。
强迫看广告,本质上也是一种“强买强卖”,只不过用户支付的是时间成本。用户可以通过充值会员等形式免看广告,更说明背后的本质就是钱。任何强迫交易都不能被纵容,凡属必须看的APP开机广告,都应该有一键关闭功能。APP基于个人使用偏好形成的一系列标签,直接关乎用户隐私,需要确保用户的知情权。用户有权知道APP为自己描画的标签,并且有权一键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