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之如 文/画
《中国经营报》近日报道,用狂飙突进的城建,来刷出政绩,但资金何来?江苏宿迁市沭阳县的答案是:“民借官用”。在高额融资目标压力下,财政局借民企向银行贷款自用,并出具承诺函,保证承担本金及利息,“与贵公司无关”。当地一家大型建筑业民企,在替地方财政贷款8年后,自认未用其中一分钱,反而倒欠财政下属企业本息近6000万元,大量工程款被冻结,濒临绝境。
沭阳县当年的这名当家公仆脑袋特别灵,自以为聪明绝顶,凭借“民借官用”的手法,在执政之地一举实施了“城建大腾飞”的宏伟规划,创造了耀人眼目的“沭阳精神”,以此辉煌“政绩”,将自己打造成了“政坛明星”。
可惜,沭阳这位前“政界新星”,竟然只是夜空中一闪而过的过气“流星”。此君被称作“仇和模仿者”“网红官员”,在沭阳县主政十年后调离,于2016年在镇江市委常委、副市长任上落马。法院审理查明,其受贿244万余元,均在沭阳县任职期间。最终,他因“如实供述”“主动交代”被认定有从轻处罚情节,被判有期徒刑8年。“星”光闪过,却坠入牢房,也算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但是,他的一番大折腾,给沭阳县留下的却是一个令人难堪的好大一片烂摊子:政府债台高筑,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绝境。看来,不止是当地百姓因此受苦,继任者们也是有苦难言啊。有道是:
“腾飞”口号梦中来,“民借官用”生祸灾;实事求是遭蹂躏,歪念劳民还伤财。
显然,罩在此官身上的星光早已不再,而扑腾闹出的浓烟雾霾却经久难消,依旧祸害着人间。当地老乡若忆起此人的治县之绩,会如何评价,恐怕如潮的不会是“好评”了。
做人,若是任凭小聪明泛滥,许多事就会特别怪异乃至出格。平民百姓如此,官员公仆又何尝不是呢。编造谎言,炮制“民借官用”的卑劣伎俩,正是当初“明星”官员给自己埋下的垮台伏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