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庄煤矿大力推进选煤专业升级
■ 尹丽君
为切实发挥企业“聚宝盆”作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选煤厂通过工艺升级、技术进步、“三减三提”等举措,不断增强挣钱本领,千方百计提升煤炭附加值,尽可能回收高价值煤炭资源,切实将煤炭变成“黑色金子”。
系统升级 内涵“生金”
“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班仅拣选岗位就需要6个人,原煤系统一个班至少得30多个人才能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作为资深选煤人,该矿选煤厂职工栾超对汗水驱动时代的工作模式仍记忆犹新。
然而,如今再到该厂原煤车间去看一看,笔者不禁发出“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影踪”的感叹,只见205拣选皮带上空无一人,而安装在其上方的选矸机械手好似有一双“慧眼”,不仅能智能识别煤与矸石,还能将它们精准地将分选至块煤仓与块矸仓。
今年,该矿又率先在矿区使用激光雷达3D煤矸识别智能分选机器人,建成智能煤矸分选系统,减少岗位用工8人,较人工拣选效率提高20%,同时还解决了拣选皮带易带末煤进入矸石仓造成少量末煤流失的难题,据统计每天可回收末煤0.5吨,每年可回收末煤180吨。
据了解,该厂坚定不移走工艺改造、系统升级之路,在对原煤拣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对脱泥工艺进行升级,安装了两台叠层高频筛替换掉弧形筛,使粗精煤灰分降低3%,回收率提高了1-2%。
“我们通过大力实施系统升级,为生产系统实行‘562’定员标准奠定坚实基础,现在,我们原煤系统设置5个人,洗煤系统6个人,尾煤泥处理2个人,当班整个生产系统仅需13人就完成了原来一群人的工作。”选煤厂厂长褚衍静说。
创新引领 以智“生金”
在全国首创浮选尾矿AI在线视觉自动加药系统,使浮精产率同比提高0.5%,年创效35万元;自主研发地销精煤装车系统,打造快速、高效、环保百秒装车作业线,在大大提高发运效率的同时,每年还可节约各类费用257万元……
现如今,像这样的创新项目在该矿选煤厂层出不穷,直接或间接创效1000余万元。
该厂以创新增效为引领,以解决现场痛点、难点、提高工效、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为着力点,以高文宇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智慧创新活动,通过以小博大、以新博强,迸发出了创新创效强大活力。
该矿选煤厂综合办公室主任高文宇说:“为进一步做好循环水系统的节能提效工作,我们将603、604两台大循环水泵的出水管路连通,实现用1台循环泵的能耗功率,完成2台循环泵的输水能力,使选煤循环水输送系统能效提升50%。同时在2台大循环水泵连通管路上增加电液阀门,实现了与集控系统的同步启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据了解,近年来,他们围绕“FJC浮选机充气量远程控制、循环水系统的节能提效改造与实践、储煤场自动喷淋降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工作大力开展创新创效,荣获矿级管理创新、五小革新等各类奖励共计13项。其中,《自动采集、回流、自动停机的矿浆采集装置》和《矿浆检测仪用光源防污染装置》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动能转换 科技“生金”
“利用计算机集成控制技术建成了配电室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厂内各高低压配电室内负荷运行参数、环境参数、视频图像等实时监控,实现各配电室的远程巡查和低压配电单元停送电的目的,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选煤厂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该厂技术主管仇庆敏说。
据仇庆敏介绍,该厂共有九个配电室,以往在检修时,该厂电工需逐个配电室进行停送电,既耗时又费力。特别是在设备出现故障需停电处理时,需开具停电申请,待车间负责人和厂部负责人签字后才能进行停电,这样来回至少需要15分钟。
“逐台设备停送电、追领导签字,特别是每天抄电表,统计用电量等工作,都把时间耗费在‘跑腿’上,现在好了,这些问题都交给智能监控系统来完成,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工作。”该厂电工王寒俊说。
同时,该厂还建设了选煤厂信息管理系统、设备智能润滑等系统,以装备优化升级为基础,实现安全高效新提升;以生产系统优化为支撑,打造集约高效新模式,以“三减三提”、运转能转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通过大力推进选煤专业升级,优化采煤工艺流程,深挖洗选创效潜力、提升智能化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综合创效能力。”该矿矿长张培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