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能煤田: “一体两翼”书写中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以管理创新体系为目标

  2020年,陕西中能煤田公司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扬帆远航,成为第四代新型矿井争先探索者、关闭矿井转型率先试验者、煤矿托管领先实践者。试产及达产,项目验收完成8个单项,生产运营公司煤矿对外托管实现运营生产总值7.5亿元,18亿元建行信贷延展了矿区后续发展动力,一组组漂亮的数据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体两翼”正成为中能煤田公司主动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转变思路、抢抓机遇、明晰路径求发展的最好诠释。

1.png

  托管塑造运营新模式

  2019年12月29日,中能煤田公司与甘肃华能天竣能源就其名下刘园子煤矿整体委托运营举行签约仪式;2020年1月3日,与陕西黑龙沟矿业有限公司再签生产托管合同,成功实现从“提供煤炭产品”向“为煤矿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转变,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转型发展步伐日趋加快。

  机制创新融合支持内生动力发展。以管理创新体系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构建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高效机制。在“国有品牌、民营机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数字化、岗位专业化、管理扁平化、内部市场化、执行效率化”的五化管理思想指导下,通过体制小改革和机制大创新,按照转型发展的思路,形成了新的组织管理、决策、用人、激励和约束等5项机制。

  在“走出去、拓市场、抢先机、占高地”的营销战略引领下,多元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20年10月,中能文创园正式开园,携手榆林文旅以“工业遗存体验+文化”主旨的文化产业,在为公司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成功道路的同时,也为城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驱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榆林文化领域新地标。

  如今,作为多元化产业传输载体,中能的牧草、信科服务、铁路运输已悄然延伸在榆林的角角落落,成为企业盈利的增长点和企业科学发展新模式,市场拓展后劲十足。

  智慧为矿井发展赋能

  中能煤田公司始终认为:只有创新、大力推广先进的新科技、新装备,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智能化无人的矿山绿色新开采理念才能得到进一步深化。

  辅助系统集中控制、无人值守有人巡检成了新常态,矿井系统实时监测监控,确保第一时间能远程问诊设备,查找设备病灶并迅速做出反应。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脚步在中能煤田公司越来越近。

  在中能煤田智能信息中心调度监控屏幕上,各个巷道工作场景在4G网络的联通下,安全隐患无处遁形。工作面标识看板清晰明了,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整洁干净,井下职工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作业,时不时地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流,滚滚乌金顺着运输皮带源源不断地送往地面。

  处在榆林最好的煤田上,却没有能开采到“白菜心”上,矿区不仅是薄煤层还具有水大等地质灾害,开采难度极大。就是在这种极具困难的条件下,通过记忆化智能割煤,流程化掘进开拓,工作面开采从最初的每班8刀一跃稳居近20刀,巷道掘进也实现了月开拓500米的最好成绩。

  目前,矿井已初步开启信息化通讯联络系统、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全覆盖。矿用无轨胶轮车调度管理系统已上线正式运行,矿业监测系统、束管监测系统已成为矿井安全管理的护身符。皮带巡检机器人、自动化远程集中控制已立项,为矿井后续信息采集全覆盖、数据资源全共享、人机状态全监控的实现,开启新征程。推动矿井管理从单一人的管理、制度管理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决策的转变,为矿井智能开采助力。

  安全环保再添新动能

  2020年7月以来,公司先后在榆林市能源局组织举办的“杭来湾杯”学抓强知识竞赛、陕北矿业事故案例讲评、股份公司“案例讲评”活动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三等奖等荣誉。有力提升了公司在陕北矿业、集团公司及榆林市煤炭系统安全管理的整体形象。

  公司紧盯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通过建立以员工教培中心、创客工作室实训+实操,单岗+复岗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累计培训6005人次,制定44项制度,有效巩固和提升了全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员和跟班副队长、班长为核心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点、面、线、段织成纵横交叉的安全防范网,实施动态与静态、盲区与薄弱区不定时巡查督导,群监员们也被称之为“朝阳群众”和“丰台劝导队”。

  2020年11月,公司风井工业广场锅炉房“生态锅炉”上岗,在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烧水取暖也不再用煤炭,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供热节能减排,让矿山生态效益进一步体现价值。这一项目也是今年年初被榆阳区列为重点开工项目之一。

  今年以来,公司围绕“一线两面五亮点”进一步强化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打造出“副斜井—西辅运”精品线路;创建出11201精品综采工作面和运输巷精品掘进工作面;成功塑造出五个亮点工程,经过一年多点、面、线的精品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控模式。

  面对原煤品相的不稳定,公司注重顶层设计,积极对周边市场和矿区进行走访调研,通过构建原煤入洗风险管控、工艺流程优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等措施,入洗能力得到了释放,实现原煤生产与原煤入洗联动管理,矿区铁路外运百万吨通江达海。

  善用科技、工匠频现、智慧涌动成了公司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智慧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以赋能管理为突破迎来新业态。(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