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嘉 王婷丽 韩菁
今年来,为破解部分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严、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充分、职工安全观念淡薄等问题,江苏省泰兴高新区党工委通过打造“安全管家”平台,推动“安全指导+安全监管+党员示范”相结合,建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泰兴高新区将书记项目与安全生产相结合,旨在破除党建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两张皮”,激活“党建+安全”生命力,从而深化党建工作对安全生产的引领和保障。
——突出责任导向,夯实安全管控“奠基石”。一方面,落实党工委领导责任。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其他党政负责人为片区企业分工责任人、联系人的“党建+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牵头确定“党建+安全管理”融合推进的办法、细则、平台,综合职能科室专业力量,明确工作分工,强化责任落实,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另一方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党工委与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企业党组织与党员签订安全承诺书,制定《泰兴高新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严格奖惩措施,持续压实企业党组织主体责任。以“党员+普通员工”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架构,配强工作队伍,完善“驻厂专员”工作机制,强化关键措施落实。以远大集团、南极集团、格兰立方等企业为试点,逐步将“党组织+安全管理”模式,推广到全区所有非公企业。
——突出一线引领,校准安全防护“风向标”。一方面,组织引领,筑牢安全责任网。突出党组织作用,结合各企业党员人数、作业流程、岗位和工种等情况,合理调整党员分布,推行企业内部党员安全网格化管理,着力形成“支部包班组,班组设岗区,党员带群众”的联控互控网络,带动身边职工共保安全。
另一方面,党员垂范,树起示范引领旗。在企业开展以“要害部门有党员守着、重要岗位有党员顶着、关键岗位有党员把着,带头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带头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带头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党员“三有三带头”活动,组织党员充分参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指导企业党组织在车间、班组设立党员先锋模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兵班(组)评比活动等,引导党员带头“亮身份、明职责,强监督、保安全”,做到“党员带头守安全、党员带头无违章”,形成各企业全员重视安全、全员守护安全的氛围。
——突出专业服务,打造服务保障“磁力场”。发挥党建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作用,为生产企业和新落户项目提供安全管理事前、事中与事后全程指导、监管、咨询服务,园区安全办常态化联合专业人员实地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结合“凤栖英才”工程,选配责任心强、安全管理业务能力突出的年轻党员干部,赴泰州市、泰兴市应急管理局等专业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充电”。利用“夜学班”“三会一课”“固定主题党日”等活动对党员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提升党员干部应对安全监管工作新形势和新需求的能力。同时,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将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将安全管理人才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在干部选拔和党员发展上优先考虑,重点培养。
与中工研究院、102所合作建设安全应急培训基地,同时加大与航天云网公司合作,推进安全生产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有效增强园区“安全管家”服务力量。
——突出机制完善,强化机制保障“安全阀”。一是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严格落实好园区安委会成员单位部门监管责任,分片区由党工委委员牵头,常态化组织“三员”(督察员、指导员、信息员)突击队安全抽查活动,派驻专项指导小组督促企业隐患整改,形成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二是强化工作执行督查。由党工委委员牵头,常态化执行安全简报曝光制、现场检查询问制、企业安全晨会制、风险隐患标识制和网格常态督查制“五项机制”。同时,强化“网格化+实名制”公示制度执行,实行辖区企业安全等级“红、橙、黄、蓝”四级分类,对不同等级企业实行差别化监管。
三是创新“七个一”工作法。立足实际,结合日常巡航督查情况,创新实施“一份安全管家隐患排查手册、一份管家告知书、一份安监办隐患整改通知书、一份企业承诺书、一份签收承诺书影像资料、一份整改验收报告书、一份整改验收确认书”“七个一”标准化安全管理工作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照单抓药、专方治理”,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泰兴高新区通过深入实施“‘安全管家’护航园区高质量发展”书记项目,阶段性实现了“3个百分百,6个零”的安全管理目标。
——有效凝聚了合力。组建8支安全生产“三员”队伍,抽调16人为驻厂专员,实行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管;聘请2家专业公司,精准开展隐患排查、技术指导工作;推动企业党组织新设立60个党员先锋模范岗、54个党员安全责任区。
——树立了鲜明导向。党工委委员牵头,组织“三员”突击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上半年重点检查52家”7S”管理创建企业,质询约谈10家企业,组织10家企业参加安全履职“小灶会”,公布2期质询约谈企业名单、1期“开小灶”企业整改清单、1000余条整改事项,派驻2支专项整顿指导小组驻厂,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形成严查实纠的导向。
——实现了动态管控。根据7S精细化管理机制认证达标情况,动态调整督查重点,目前共有52家企业达标,根据考核评级,其中一级11家,二级31家,三级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