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走,种草方格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野 万小翔

1.jpg

●将理顺的麦草铺摆整齐

  “昨天2组的人员种植了约6个平方的‘草方格’,今天收工早,我们多叫上几个人,也把自己的‘承包地’再延展一段。”

  11月8日傍晚,黄勇招呼着自己党小组的4个党员,又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工区周边的沙漠道路旁,开始了义务劳动。

  自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以来,西南物探分公司测量工程中心四队党支部的党员们,就在琢磨着如何将学习融会贯通到实践中来。当讨论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段时,有党员提出在沙漠两旁种植草方格的建议。

  富满油田Ⅱ区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承接该项目测量工序的四队野外临时营地不远处,就有一条碎石子铺就的公路,该项目和附近七八个采油作业区的生产生活物资都靠这条运输动脉连接起来。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每年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道路两边的草方格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作用,所以种植草方格,成为治理沙漠环境的重要手段。

  “掘开沙层,不能太浅,栽进去麦草,要模仿它生长的样子栽进去,露出沙子约10-20厘米高。”

  说起种植草方格,黄勇经验丰富,他专门向养路段的工人请教过,虽然没有专门的工具导致效率比较低下,四五个人1个小时下来也就只能种植约3个平方米的面积,但大家乐此不疲。

  “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来掌握,有时候三四个人,有时候七八个人,时间也不一定,但每天都在坚持,也许我们的这点努力并不一定见得到什么成效,但我们坚信只要更多的人持之以恒地来干这件事,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终有实现的一天。”

  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面前,这点人力和效率尽管显得不成比例,但没有人退缩。

  其实,种草方格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个捆扎整齐的草垛子有近40公斤,至少要两个人搬运;拆开后负责抹齐一端的人再小心翼翼,也免不了被碎茬子扎进肉皮;沙地里挖坑埋置的人,至少要挖约1米深,间隔1m×1m的坑洞才符合埋置标准。

  草方格种好后,还需在每个格子里面栽树或者草,都是沙漠的老搭档,梭梭、花棒、红柳、白榆、毛条、沙枣树……

  尽管这一步不需要黄勇他们操心了,但大家心里仍是美滋滋的,“说不定以后再来这里故地重游的时候,那个草方格里面的一株红柳或者梭梭就是在我这个草方格里面生长起来的。”

  自10月30日开展种草方格活动以来,在测量工程中心四队党支部的号召下,共有170余人次以小组为单位每天展开义务劳动,已种植约300平方米草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