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二次放号”之困需要综合纾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淳艺 时评人

  新办的手机卡,刚启用就收到接连不断的催贷电话;注册App却频繁显示号码被占用;给运营商客服致电,却被告知要自己协商处理……当手机码号资源愈发稀缺,“二次放号”这一盘活资源的常规手段,为何给用户带来许多新麻烦?(10月10日《半月谈》)

  码号资源和网络IP地址一样,也属于稀缺资源。截至2019年7月,工信部已分配50.13亿个码号资源用于公众移动通信业务。但随着移动通信用户的激增,手机码号资源依然面临供不应求,部分号段已无新号可用。于是,“二次放号”就成为现实选择。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助于盘活通信资源,实现码号资源循环使用,发挥效率最大化。

  不过,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尽管号码所有者已经换了,但在一些号码标记平台上仍显示的是原来的“快递送餐”“房产中介”等功能,新机主在打电话时很容易被对方误解,影响交流沟通。再者,随着手机号用途愈发广泛,俨然成为“网络身份证号”,一些“二次放号”由于之前在一些平台注册过,新机主无法申请注册,享受不到相应服务。

  对此,有专家建议,消费者在办理号码入网协议时,运营商应明确告知号码是否为“二次号”。诚然,消费者作为享受通信服务的主体,理应享有知情权。只是,在“二次放号”成为普遍现象的情况下,消费者要想对此说不,坚持办理从未启用的新号,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单纯的告知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即使知道使用的是“二次号”,消费者照样不清楚将面临哪些“后遗症”,也就无法做出应对措施。

  解铃还须系铃人,“二次放号”之困关系到运营商、APP平台、用户各方利益,需要多方共同发力予以纾解。对于运营商来说,应与APP平台建立沟通联动机制。在号码收回后,第一时间告知第三方APP平台,将该号码捆绑的账号予以冻结。在二次投放前,及时予以解绑,确保新机主能够重新申请注册。同时,作为码号资源的提供者,运营商在用户遇到“二次放号”问题时,应积极予以帮助,协调处理,而不能一推二六五,将皮球踢给用户。

  对于APP平台来说,要做到“两手抓”。一方面要主动与运营商对接,全面清除老用户的信息、痕迹,解绑捆绑账号,取消号码标记,为“二次放号”铺平道路。另一方面,要增加验证方式,通过人脸识别、登录环境比对、设置验证问题等手段,防止新机主凭借短信验证码登录老机主账号,避免安全风险。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手机号码不能一停了之,而应做好相应功课。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更换手机号码时直接把旧的手机卡弃之不管,认为只要不用了就行了。殊不知,手机号码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事先告知亲朋好友停用号码,删除手机卡中的通讯录,解绑相关应用软件账号。做好这些不仅是与人方便,为将来的新用户创造清爽环境,更是与己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