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锋杰 彭光淑
自立秋以后,四川达州地区连续的高温天气,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秋老虎”的疯狂和凶猛。
扎钢筋、铺路缘石、搬木料、浇灌混凝土……8月30日,在重庆高速巨能川九公司达州项目部,一群黑呦呦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滚滚而来的热浪打在他们脸上,汗水夹杂着泥土流趟到衣襟,身上的衣服犹如刚被雨水淋湿。
下午14:30分,笔者来到4#路浇灌预埋井处,见到来自四川广元的钢筋工李茂林正在忙碌的作业。他告诉笔者,虽然立秋了,但这个“秋老虎”厉害得很,晒得脸上火辣辣的,就像抹了一把“辣椒面”似的。他说:“我们钢筋工最怕的就是大太阳,这个时候钢筋的温度差不多有60度了,戴起手套都烫手得很,捆扎钢筋看起来简单,但这是力气活,一站就是一天。”
在浇灌截污干管处,48岁的王春江正忙着拆卸模板。王春江一边擦汗一边说:“每段管道浇筑完成后,我都要把模板拆下来,运到下一段去再搭建使用。我工作的多数时间是在开挖的管道沟内,里面空间狭小,密不透风,像蒸笼一样,非常闷热,一天下来,身上的衣服基本没有干过。”
工程部部长王强扛着十几斤重的RTK测量仪正向铺路缘石处的方向走来,在他的额头上、手臂上都渗满厚密的汗珠,灰色的T恤被汗水打湿了一大片,他放下测量仪就忙着开始测量。在采访的过程中,他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一边看着测量仪,一边用笔记本记录着测量数据,还时不时的用沾满灰尘的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采访结束后,走出工地门口,笔者看到一间简易的休息室,里面安放着饮水机、桌椅和洗手台,还配有藿香正气液、十滴水、夏桑菊冲剂等防暑降温药品,供工人们休息时使用。正在里面喝水的张师傅说,虽然在工地干活很辛苦,但项目部的防暑设施还是非常暖心。
当夕阳西下,建筑工人们的身影被渐渐拉长,这些普通而坚毅的身影,成为了达州项目部工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