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武汉造”,做优主业“品质+” ——建筑业央企与地方携手闯市场述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经营企业,都把“百年老店”作为目标,同时又希望有独家的爆款产品占领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建筑市场,无论是打造爆款还是“百年老店”,必须用好“品质+”这个砝码。

  落户于武汉的中铁十一局四公司和城轨公司这两家经营“新武汉造”产品的工程公司,依靠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主业,在各自的市场竞争领域声名鹊起,独树一帜,凭借的就是做优主业的“品质+”。

  打造“品质铁建” 提升整体竞争力

  深耕主业不放松,瞄准蓝图绘到底。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经营的主业,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也不是独创产品,更不是吸引眼球的爆款产品,而是属于充分竞争的“大路货”。从中铁十一局到这两个工程公司,两级企业高管经历了多次大跨度调整换届之后,一届届高管坚持“接棒”“赛跑”,瞄准蓝图绘到底。

1.jpg

● 2018年6月8日,中铁十一局四公司广州地铁番禺广场站,重达62吨的钢筋笼拔地而起。(郑传海 摄)


  他们准确把握了市场竞争一般规律,一切围绕品质转,盯着用户抓生产,针对生产需要优化要素配置,从制度工具建设入手激发要素活力。

  围绕主业补短板,为“品质铁建”注入竞争力。“品质铁建”是中国铁建价值认同的基础,也是取信于市场的标志,同时又是衡量企业主业是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前提。相对于商业企业和其他实体企业,建筑企业的产品具有耐久性、恒定性、社会属性和面向大众等特点。

  这两家工程公司紧紧围绕隧道掘进和地铁盾构施工遇到的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开展科技攻关。从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革新劳动工具、强化监管力量,“接长”科技和管理的“短板”,充分发挥科技和管理在做优“品质铁建”中的作用,把一些从常理上看根本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做得十分完美,既成功地规避了风险,又为“品质铁建”产生溢出效应赢得了加分,靠的就是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所蕴藏的科技神威和第四要素的管理威力。

  注重利器链条建设,为经营主业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无论是以隧道施工为主业,还是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主业,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施工管理,是提高效率、确保安全质量、降低施工管理成本的必然选择。如何确保一线施工所需大型机械装备随时满足需要,是工程公司最头疼的事。

  中铁十一局的决策者从经营战略、要素配置和品牌营运策略的高度来考虑,把原属于机械修理厂的六公司的主业,从中剥离,注册成立江汉机械公司,围绕隧道施工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需的机械装备,生产隧道衬砌台车、防水板铺挂台车、移动栈桥、水沟电缆槽台车和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水利等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坍塌应急救援所需的隧道救援顶管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需不同吨位的出渣门吊、渣土转运配套设备,以及城轨公司注册成立的盾构机维修工厂,都为隧道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利器,保障一线施工顺利进行,解决现场机械化、标准化施工遇到的难题,形成整体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央地深度融合 形成竞争新优势

  中铁十一局通过对四公司、城轨公司和六公司经营主业的科学定位,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新武汉造”的市场效应,弥补了长期形成的“武汉造”建筑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正由“一桥”独大向桥隧相连转变,加上中铁科工落户江夏并已经形成生产能力,使不同央企二三级公司的品牌优势,在武汉这个建筑业发育最早、政府支持力度最大、央企集聚最多的“产业园区”,得以完美互补。围绕金桥银隧这一庞大的全产业链,促进央企与地方深度融合,铸就牢固的产业链基础,形成竞争新优势,对外打好“新武汉造”牌,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要在“新武汉造”产业链建设上形成新共识。从机械装备投入的角度看,一条隧道机械化施工所需的全套机械装备,少者几百万,多则几千万。单说十一局四公司隧道施工所需的机械装备,除少量由十一局江汉重工生产外,绝大多数都是由武汉和湖北以外的企业接单生产,而生产那些装备所需的钢材,武汉本土的武钢就能满足供货,这种原材料生产、装备生产和装备使用的链条价值溢出效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其次要在帮助“新武汉造”企业成长上形成新共识。隧道施工和轨道交通建设企业,拼的是生产机具、科技实力、管理能力、过硬的业绩和营业资质等,每个要件都对企业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需要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协会,从企业添置机械装备、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能力和业绩积累与科研攻关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教育辅导、科研帮助和能力指导,协助企业做功课,打牢功底,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再次要在支持“新武汉造”企业壮大用工需求上形成新共识。从以隧道和轨道交通建设为重要支撑的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来看,隧道和轨道交通的单体工程量、资金投入、施工所需的配套机械装备和劳动用工,普遍大于单体桥梁工程量。

  作为“新武汉造”,武汉的隧道施工和轨道交通建设企业势单力薄。绝大多数企业集中在华北的津冀晋地区,劳务用工则多数集中在川、黔、湘、陕、渝、鲁、豫、徽等省市,领工主体则普遍集中在闽、浙两省。

  通过促进武汉高校与企业和农村对接,从政策支持上向培育隧道和轨道交通建设企业倾斜,培养更多的骨干企业;从用好武汉的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入手,大力培养从事隧道和轨道交通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新型技能型工人;从现有劳务公司中选拔优秀的领工人员着手,培养隧道和轨道交通建设所需的领工人才,不断满足“新武汉造”对不同人才的需要。

  另外要在配合“新武汉造”走出去上形成新共识。企业在“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和协会能够伸手帮助或与项目在建地区对等的政府和协会进行协调,协助解决困难。

  显然,建立企业所在地政府、协会和企业与项目工程建设地政府和协会的互动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为“新武汉造”走出去,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帮助企业在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武汉形象,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培育“新武汉造”的品牌优势,提升“新武汉造”市场拓展能力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郑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