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知识付费行稳才能致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关育兵 教育工作者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白领贾楠在某微信公众号的推荐下,花99元“优惠价”购买了一款讲解理财知识的线上微课。她发现,课程内容非常“水”:“讲师没有什么过硬的资历却被包装成精英人士,内容基本搬运自入门级的财经书籍。”微课线上社群里还不断推荐收费更高的进阶课程,让贾楠觉得被“套路”。(7月9日《工人日报》)

  人们常常说,知识是无价的。本意是,知识的价值巨大,无法用金钱衡量。却常常被人戏谑地理解为,无价就是没有价钱。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这一状况,为知识付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这对于尊重知识,是很有意义的;对于知识的普及与发展,也是有益的。

  然而,知识付费市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却也迎来了挣点,定价无标准、盗版侵权等问题多发,内容同质化、内容注水、良莠不齐等问题凸显,一些用户付费购买后,发现买的是“劣质商品”而觉得“被坑”。这显然是不利于知识付费市场的良性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

  解决知识付费中的问题,需要平台发力。众所周知,淘宝初创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假货、劣货颇多,A货亦是常见,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阿里显然已经改变了这一现状。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了“宝贝评价”,通过用户的反馈来推动商家注重产品质量。后来出现的“问大家”,更让消费者可以就自己关注的问题询问其他消费者。这些措施,连同阿里自身的努力、举报机制,让淘宝越来越被认可。知识付费中的内容同质化、内容注水,颇似劣货;盗版侵权亦像假货、A货,因此,知识付费平台不妨向阿里学习,采用类似的机制,这是有利于知识付费市场健康发展的。知识权利人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采取诸如投诉、举报、诉讼等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知识付费平台也要健全版权保护机制,采取技术手段和人工手段及时处理平台上存在的不良内容;监管者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当然,无形的知识与具体的物品还是有差别的,如何学习、借鉴,还需要平台更多的努力。电商平台从群雄逐鹿到硕果仅存,显然选择的是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者。知识付费平台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这一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要给知识确定一个规范性的定价标准,是件很难具备操作性的事情。正如知识无价一样,很多时候,知识的价值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法律专家也认为,“知识信息是难以估价的,而对于信息的内容如何,是否与付费在权利义务上对等,则不可能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因此,在知识的定价上,还是由市场来调节为好。这就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知识付费,行稳才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