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坚创效进入冲刺阶段,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累计节约稀油5500吨,创效660万元。原油日产量达到计划目标的100.75%。”5月21日,在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一区旬会上,总监杜林辉紧锁的眉头稍稍有点舒展,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采油管理一区作为二厂最大的管理区,承担着厂50%以上的井站420口井。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瞄准产量、成本、效益三大目标,攻坚不止,创效不断,步步向前,为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越是困难 越要迎难而上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岗位人员无法到位。年初,采油管理一区任务欠产。在人员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全体员工没有退缩。“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在杜林辉充满挑战的鼓舞声中,职工们甩开膀子干劲十足。
4月24日上午9点30分,担负着16口井生产任务的10-9计转站变压器突然损坏。而修变压器必须停电,为油井输送稀油的掺稀泵就得停,16口井就面临停井危险。
“想尽一切办法,决不能停产。”杜林辉得知情况后下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该区生产运行中心技师马坤带上相关人员迅速奔赴8千米外的现场。与此同时,泵车、水车以及河南二厂项目部施工人员和电工接到通知都向抢修现场集结。
为了在不停产的情况下修复变压器,马坤和运行组成员制定方案,利用一台泵车代替掺稀泵接管进行生产,停电抢修变压器。经过现场员工的全力协作8小时,终于修好了变压器,节省了16口井关井扫线、注油作业的费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时效,而且节约了泵车、吊车、水车的费用6.56万元。
5月15日,采油管理一区新井TK6130在投产前,运行保障组李波通过现场实地勘察认为该井可通过搭接S80生产管线和掺稀管线生产,降低采油成本。通过与管理区总监杜林辉沟通,判断短期生产管线仅需要约400m,可在试油期内完成管道建设,于是及时向厂有关科室及时汇报,积极对接,经过三天的施工顺利完成,实现了新井正式管道未建设情况下,与完测交接后不上值班人员,不上泵车掺稀、不倒运原油与稀油,直接交巡井班管理,每天降低采油成本1.54万元。
排除万难 降本增油
“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排除万难夺回产量,挖潜增效,增油创效。”5月初,杜林辉在晨会上说。
采油管理一区的稠油井占油井的80%以上,掺稀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既要降低稀油成本,又要上产增产,怎么办?该区技术组动脑筋想办法,针对掺稀优化,攻坚克难。
“我们不放过一口井,加密跟踪,对症‘下药’。”在3月份“攻坚创效”行动最初时,该区中心主任杨小伟说。上产组紧盯每口单井,做好日跟踪、旬对比、月分析,对掺稀优化、制度调整、含水变化的油井加密跟踪,将原来的每日3次掺稀排查增加至4-5次,出现异常波动后及时分析原因,及时调整相应实施方案。通过增加优化频次幅度,5月上旬较4月下旬净优化量每天增加4吨,共优化掺稀607井次,优化掺稀量822吨。
为降本增油,该区践行吨油工程理念,大胆尝试微调、间掺及停掺的方法。针对TK605CH井长期高含水、低回压生产情况,胡鑫和杨小伟经仔细落实出液情况,分析对比前期历史数据,对该井实施停掺,日节约稀油2.2吨。针对高含水井TH121117高压注水后,套压高无法投用计转站集中掺稀,靠使用泵车生产的问题,采取间掺,日节约稀油6吨。截至目前,累计尝试34井次,成功率在85%以上。
除正常井的调整外,上产组针对疑难井专门开展井筒及地面分析,优化稀油用量。4月中旬,杨小伟和胡鑫发现单井TH12345稀稠比过高,结合油藏及生产参数变化进行针对性分析,认为该井主要问题是生产压差较小导致出液不连续。他们果断采取措施,将3毫米油嘴换成4毫米,压差放大、出液稳定了,稀油用量从每天26吨降至每天16吨,日均节约10吨稀油。截至目前累计节约稀油5500吨,创效660万元。
英勇善战 金点子不断
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为了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的聪明才智,为创新创效出“金点子”。该区以“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为平台,成立了“创新创效突击队”。由技术创新负责人、主任技师吴登亮带领技术骨干攻克生产中的难题。先后上报并实施“新式加丝盘根”等技术革新项目6项,创效近500万。
4月初,“突击队”成员杨小伟发现抽油机碰泵作业中的压井所产生的特车费用很高,为了降低成本,他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想出了一种既能让作业方便,又提高时效节约成本的方法。在吴登亮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结合现场作业问题,多次征求施工人员的建议,不断修改图纸,核对尺寸,终于攻克出“带压起下杆柱作业双封防喷管”。经过两次测试,终于达到预期效果。使用后能够提高生产时效4.5小时,节约泵车、水车、吊车等作业费用7000元,后期可广泛应用于更换光杆、调整防冲距、挂抽、异常处置起甩抽油杆等作业中。
5月16日,为了提液增产,降低倒液费用和人员成本,采油二厂发出“英雄贴”向各位技师征集解决“5口井在井口中生产”这一难题的办法。采油管理一区技师吴登亮与厂调度高级技师李守虎、技师晋伟强首当其冲,联合接下英雄贴。他们共同沟通研究后,决定利用废旧泵维修组装成一台螺杆泵代替倒油车。接贴后,他们三人立即开始行动,首先去找旧泵、找配套电瓶器,然后经过维修保养,组装焊接泵撬,现场配管调试。仅用8天时间组装完成,连续两次进行试泵。5月24日在TH12195进行试验过程中外输压力未能达到性能要求,于是连夜查找原因,发现是由于螺旋套间隙过大造成。他们多方联系进行维修,终于修复达到试验成功。预计使用后每月能够节约倒油车费用11.7万元左右。 (张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