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青宁输气管道工程二标C区段宿迁分输清管站顺利完成挡土墙施工,分输站百日攻坚取得阶段性进展。
看着现场争分夺秒,攻坚大干的施工场景,徐延锋加快脚步在现场四处巡视。“主线路焊接基本完成,以后这里就是检查重点。”一万多平米的分输站施工现场,汇集了3个专业86名施工人员,土建、工艺、电仪等专业同时施工,交叉作业,点多、面广,极易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不仅要有‘青宁速度’,更要盯紧把牢安全关,护航青宁平安。”他这个“安全卫士”,一刻也不敢松懈。
身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河南油建青宁项目部安全总监,这阵子徐延锋几乎“长”在了工地上。宿迁分输清管站、湖东阀室、试压机组、定向钻机组、吊装运输机组……12个施工现场,他和同事每天都在这些地方往来穿梭,监督查看,每天走路两万步是家常便饭。“我上项目前买的新车,一年跑了10万公里,给安全部门值班太累了,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司机李飞开玩笑地说。
徐延锋有个习惯,一下车就开始东看西看,哪里在施工,他就奔向哪里,目光像扫描仪在各个施工点扫描鉴别,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施工人员看见他心里就发怵,“大家小心点,安全上那人又来了。”他充耳不闻,脚下生风,这里瞅瞅,那里看看,一旦揪出隐患,立刻就下整改通知单。
“安全检查,查只是手段,帮扶才是目的,帮助他们发现隐患,规避风险,大家平平安安,才能实现安全生产。”有时候施工人员不待见他,他就苦口婆心的摆事实讲道理,道理说到心坎上,他们也就服了,改了。
项目上12个机组,徐延锋掌握每个机组的施工特点。线路安装五机组干活麻利速度快,但小毛病也比较多。他有意识的重点查、突击查,纠正帮扶。一次,五机组施工人员正准备沟下连头作业,恰巧碰上他过去检查。“伙计,你们这管沟放坡不够,太陡了,存在坍塌风险,整改好了再施工。”施工人员拍着胸脯打包票:“凭我们的经验,这个没事。”他也不恼心平气和地给他们分析现场施工环境,讲明现场地质复杂情况,地下水位高且丰富,管沟又比较深,施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切从安全出发,重新降坡,达到安全标准再施工。”
干安全压力大,在国家重点工程上干安全压力更大。安全人员不仅要有好的身体,还要有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徐延锋对电话、短信很敏感,尤其怕半夜接电话。“一有电话就高度紧张,没接通之前,大脑会飞速运转‘这个机组现在在干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儿?为什么这个时候打电话’”。徐延锋说自己很容易急躁,说话语速很快,生怕自己想不到,“看不到、想不到的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虽然工程接近收尾,“但只要工程不完工,一分一秒都不能放松。”徐延锋说。截至目前,他们已实现项目安全生产376天,累计60.8万安全工时。
(马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