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30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疫情之下青工自身价值观导向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峰

  青年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如何充分调动青年职工的才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潜力之一。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的同时,也对青年的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启迪。在全民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数以万计的有志青年包括我们的一线青年工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春增色,再次证明了众多“90后”、“00后”是能够无惧困难、勇挑重担,也体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能够无悔青春,敢于书写自己担当勇气和信心的画卷,引起社会对青年价值观导向的重新思考。

  一、加强爱国爱党思想引导,树立青工对国家的制度自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从“遭遇战”到“阻击战”,从“重中之重”到“人民战争”,从“头等大事”到“全面胜利",随着党中央一道道指导性决策的下发,各地方一呼百应,这一大的动作,惊险而又激烈,使位于疫情之中的广大青工迅速增强了“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了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到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而这一优势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政党所望其项背的,最终体现出的是我们国家所推崇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激发了当代中国青年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加强青年一代的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引导,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重视、讲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企业所做的重要的一项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习近平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中集中体现为“以青年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疫情的绝佳时期,加强对青工发的强爱国爱党的思想教育引导,树立青工对我们国家的制度自信。一是要关注涉疫舆情复杂性,通过宣传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突出思想价值观教育的重点主题,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工从医护人员等疫情中奋战一线的所有人身上感受道德力量,提升道德修为,从而培养出广大青工的成熟理性的爱党情怀;二是提升价值引领有效性,将关于对青工的常规管理渗透入思想价值观教育,依托互联网平台,突破时空局限,将常规思想教育搬到线上,及时开展线上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等,强化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建设,从国家在疫情当中展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培养出青工的爱憎分明、为国奉献的爱国意识;三是增强舆论引导针对性,在自媒体众多的观点中,针对疫情期间的重大社会热点话题予以回应,大力弘扬疫情中的正能量好现象,从国人在抗击疫情中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培养出青工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意识,并化之于工作行动中,坚定信心跟党走。

  二、正视社会不良现象,高扬青工理想信念的责任担当。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实施过程中,因为态度出现偏差,造成社会风气的浑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扭曲,我们的青工也是深受这些不良现象的污染,如重视物质利益,理想信念动摇,一部分青年员工养成崇尚金钱,爱慕虚荣、奢侈成风的坏习惯;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薄。部分青年员工错误地认为个人价值的体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待人处事先为自己打算。还有的在工作中稍有不公(如报酬分配问题),便会产生情绪,思想上会认为自己被忽视,工作中就会消极怠慢,疫情中前者出现许可馨、麦文鼎之类的人物,后者从公布出来的个别商家和个人借疫情高价售卖防护用品甚至制假售假、大发国难财的“八个典型案件”,分析前面的“因”,后面的“果”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因此来说,青工作为企业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在对青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造的过程中,要利用好我们抗疫的典型案例教育青工,高扬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实现青工自己的责任担当。正如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曾说过一句话在网上广泛流传,即:“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党的领导核心,看到了政府执政的能力,更是看到了不惧危险的群体英雄,如我们的军人、我们的医护人员以及守护我们平安的守护神钟南山,还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我们的党员干部,他们义无反顾地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与敌人、与病魔、与灾难作殊死的抗争,冲锋在前的队伍里,更多的是青年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疫情爆发时期被朋友圈刷屏的一句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因此,我们要用这一社会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把这样的案例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工心中生根发芽;另一方面要文化熏陶重“传统”,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使青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增强其履行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创新完善岗位平台,提升青工爱岗敬业的能力本领。

  不用赘述,抗击疫情是无比艰难的但也是充满团结精神的过程。在我们国内疫情逐步得到基本控制的前提下,我们以青年专家为主的团队踏上了全球战疫的征程,他们自愿报名抗击疫情援助医疗队远赴世界各个疫区,为世界各地带去温暖、带去阳光,带去我们中国的团结精神和磨炼出的本领,深深地感动着世界各国人民,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不过,在看到青年人优点是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新知识、新事物充满了学习的渴望,是企业发展壮大大的重要力量的同时,也要看到因为疫情的原因,不少的青年工人成为了“负债”大军,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房贷、车贷、信用卡等,有的甚至因为这次疫情失去了工作,勉强生存的生活状态更是雪上加霜。这其中有青工自己的原因,也有疫情到来世界性经济滑坡的原因,这就需要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断创新拓宽岗位工作平台,提升青工自我生存能力和工作本领。

  要学到本领,把爱国敬业等发扬光大,在企业中就是要优化企业青工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准则之间的关系,做到:一是尊重青年主体地位,针对目前企业青年工人占主体的现实情况下,在企业疫情之后复产之时,企业的生产经营者要紧密联系青工,学会“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工‘官’”,尊重他们,学习他们,树立他们的威信,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因时制宜地对其进行价值引导,在青工经济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减轻其负债的压力,从而将青工的爱岗之情转化为一线青工创新激情;二是遵循青年特点和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以疫情之后企业的新目标新定位,“立德为先、创新为要”,团结凝聚广大青工力量,夺取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双胜利营造满满正能量,让青工多劳多得,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从而将青工的爱岗之情激发为工作的干劲,体现出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为企业的复产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维护好青工的切身利益,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维护青年切身利益中,面对疫情带给员工的困扰,要结合企业特点开展特色活动,把具有企业特色的主题活动精细化,要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在资金、人员等方面支持,拓展其创新空间,允许他们创新的失败,从而使青工的爱岗和创新得到全新的能量基础,尽力锻造青工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作者单位: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