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整治形式主义要真刀真枪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许贵元 评论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激发起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力量。(4月21日新华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的地方形式主义“反弹回潮”现象还较为严重。就拿疫情防控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来说,有些地方动不动就以“行政命令”、“长官意志”打压基层,热衷于形式主义。习近平费解和总书记严厉强调指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可是,有的地方无视防控的“特殊时期”,打着“靠前指挥、一线督导”的幌子,对基层和企业进行过度检查督导,令基层和企业无可奈何。还有,没完没了地要情况、要材料、要报表,多个部门都抢着要、而且要得都很急。因为职能部门性质不同、各有侧重,格式和要求也有别,这无疑加大了基层工作量和“人为负担”。在谈到企业复工复产时,一位老板苦笑着介绍,疫情一好转,我们就立即组织复工复产和转产,并作出了周密部署和安排,上边领导和有关部门三天两头来,无非就是要求:防控首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加快复产、尽快达产、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等等。其实,基层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口罩”,不是“矿泉水”而是“消毒水”,不是过度的“行政打压”、“频繁检查”,而是“雪中送炭”和“关怀体贴”。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全面复工复产和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是这次《通知》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疫情防控的大敌,不利于推进复工复产、恢复生活秩序,更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决予以铲除和连根拔掉!

  抓落实,最终要通过基层去落实。依笔者之见,减轻基层负担,给基层干部“松绑减压”的最好的办法和途径是:

  首先,要消除“文山会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办《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会议规则和发文规定,切实精简会议,减少文件。对那些无关紧要、无有实际意义、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但必要和重要的会议必须得开,而且要开好,注重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以减少会议开支和浪费。不论是召开会议还是印发文件,如果过多、过滥,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遏制。过往实践也证明,靠会议、靠文件抓落实,往往形成“空对空”。尤其是“上午发通知、下午要情况”这种令基层措手不及、反感至极、有悖正常工作规律的极端做法,必须叫停和打住,并防止反弹。

  其次,要减少和杜绝形式主义的检查督导。检查督导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到“精准”、有的放矢。在检查督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慎重运用问责和追责机制。应把握好适度原则,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好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厚爱”与“严管”并重。

  三要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好作风就是生产力和正能量。上边风清气正,下边则一呼百应。领导干部应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做到情况明、底数清,防止“长官意志”和“行政打压”,才能推动实施精准决策、精准督导和精准落实。

  总之,减轻基层负担,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关键在“上边”。要坚持以上率下,从领导和领导机关做起,对基层干部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注支持、体察体谅,切实让广大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甩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干事业、集中精力抓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