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钳工装配一线的 “拼命三郎” ——记江南工业集团劳模胡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jpg

  ■ 徐祥涵

  “拼命”学习知识,“拼命”努力工作,“拼命”改善创新,同事们称他为“拼命三郎”。他就是公司2019年度劳动模范、四分厂三车间一班现场管理员胡凌。

  20多年的工作经历,磨练出了他出色的钳工装配技术。胡凌常说:发动机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要细心“呵护”,这样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任务如期完成。他先后获得优秀员工、安全之星、先进个人、公司标兵等称号,今年又被评为劳动模范。这一切都与他扎实肯干、积极上进、任劳任怨、勇于拼搏的工作态度有关。

  运用好知识这个“武器”

  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产上,从而达到理论与生产的完美结合,这是胡凌干好工作的“武器”。

  身为公司技能骨干,胡凌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为了能让工作“更上一层楼”,他经常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学习充电,积极参加公司各项学习活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在湘潭市“金蓝领”装配钳工的培训中,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最终考试成绩名列湘潭市第一名。

  为了熟练掌握岗位流程,他详细分析产品结构,甚至对每道工艺、每个零件的位置和作用都熟记于心。不断学习,使他养成了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和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近几年,他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化解了各种质量问题,产品合格率均达到了100%。

  在试制A系列某科研产品过程中,由于是第一次加工该产品的原因,期间遇到焊接夹具精度不够的问题。胡凌通过翻阅《钳工》、《机械原理》、《夹具设计》等专业书籍的知识点,利用新知识“现学现卖”,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攻克了技术难关,保障了科研产品的及时完成。

  甘做工作中的“老黄牛”

  上班早一点,下班晚一点,加班多一点,对于胡凌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为工作放弃了多少个人休息时间,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

  天天主动加班,长期放弃休息。四分厂三车间是公司H系列某产品发动机生产线。由于发动机加工难度大、时间长、工时低,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是胡凌坚决服从领导安排,主动加班加点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一批又一批的生产任务。

  有一次在搬运较重的产品时胡凌不小心扭伤了腰部,导致全身都不能动弹,还好及时被同事和家人送往医院。住院治疗两天后伤情有所好转,他就立马回到车间上班。为了不影响产品生产交付进度,他和医生商量,白天上班做事,晚上9点以后再去医院打针治疗。就是依靠这种坚韧不拔的忘我精神,他如期完成了生产任务。

  他不仅要及时完成车间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还经常帮助车间其他同事完成生产任务。在同事遇到生产“瓶颈”问题和自身困难时,他都会冲在最前面,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去年2月,班里有位同事因手痛不能工作,导致生产人手不足。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他主动要求去顶岗,每天加班到深夜,帮助他人完成了当月的生产计划。

  爱动脑筋的“创新高手”

  胡凌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勤于实践,敢于创新。2019年的A系列某产品发动机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他总是在生产攻关的最前沿,细心的观察着各种数据变化,带领班组成员通过调试工艺指标、运用新的加工手段等方法,攻破装配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全年科研任务。

  L系列某产品封头硬度大,攻丝难度高。平时一天只能攻丝几件产品,并且进口攻丝工具单价贵,消耗高。于是他“开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废旧的攻丝工具重新精磨一次,达到多次利用和更加耐用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某产品发动机装配要求圆跳动不得大于0.3毫米,否则将会影响产品整体质量。胡凌连着装了几个发动机,摆差都在1毫米以上。于是,他立即与车间主任和班长讨论攻关方案,最终采用了分组装配法。他们将影响装配圆跳动的零件尺寸进行检测、分组、标记组号,装配时同组号零件相互配合,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