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之如 文/画
《经济参考报》近日报道,消费券成为近期国内多地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有学者表示,当前需要一些适当的刺激政策来提振消费,以回补因疫情影响而受到遏制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快消费市场恢复速度。但是,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缩小消费券发放的漏损面,制定企业商家参与协议,规避消费券方式可能引发的变相加价、恶性竞争、企业垄断、资源浪费、社会成本增加等弊端。
为刺激经济复苏,商家适当发一点消费券无可厚非。但是,谁如果借此为名,搞变相涨价,那就是对准消费者的钱包暗中动起了歪脑筋甚至动起了宰人的刀子,无疑是走到邪路上去了。这样的招数,无论是百姓还是政府,都是决不会赞成的。有道是:
谨防变相乱加价,“消费券”里藏奇葩;赚钱也须讲诚信,岂可黑心坑万家。
市场经济理应同时也是法制经济,容不得商家违法胡来。几个月来,新冠肺炎使得百姓受难、国家遭灾,甚至令某些生产活动都暂时停摆,经济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在这般大背景下,各行各业更要本着既服从抗疫大局又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有序地复工复产,力争社会生活和生产都能尽可能地正常起来,才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的切身利益。
越是面临困难的局面,越需要人们坚定地遵纪守法,让社会各方面包括市场都能秩序井然,亿万人才能团结一致,战胜眼前的一切艰难险阻,迎来抗疫大战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