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3月29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综采一区党支部副书记郭增辉,向面前的师傅舒高芝三鞠躬,师徒依依惜别,舒高芝退休,准备“告老还乡”了。
一首《时间煮雨》轻柔舒缓,似渲染了气氛。老舒的其他几名徒弟,分明看到了师傅把凝重的眼神抛向房顶并瞬间落下,他嘴角不由抽动了两下。
党支部书记耿力猛将大红花别在老舒胸前,大声说:“师傅退休,但是他勤钻研、勤创新、勤奉献的‘三勤’精神不能走,要传承和发扬下去。”
●图为舒高芝(中)利用班后时间为青工讲解设备维修实用技巧。
孜孜以求,人犟成就匠人
郭增辉2010年毕业来到综采工区,成了一名维修工,他第一任师傅就是舒高芝,这个师傅太倔了,他姓“舒”,但从不认“输”。
实习期间那个早班,按计划再截割一刀炭就下班了,偏偏这时,采煤机变频器“黑脸”了,冷冰冰的一个字也看不见,也不接受遥控信号。大伙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也形同盲人点灯。郭增辉说:“以前没用过变频器,厂家也不在,愁煞人。”老舒倔问:“还要厂家专门跟着?你是干啥的?”
不会,就钻研。在老舒带领下,二人对照说明书,将变频器拆遍查遍,对被拆件、线头、零件做好笔记,各部件容易出现故障的点记了个遍,结果15个环节没找到线索。
“也许疏忽了某个点。”老舒坐下来,把自己的水壶干了个底朝天,用袖子揩下脸上的煤末与汗珠。
零点,区队值班要求维修工换班。老舒上了倔劲儿,修不好它我还就不走了——经过28小时的“超长待机”,老舒查到病因竟是接到电容的线超长一段,电感量增加造成母线过电压幅度升高损坏。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和查找到的细节问题。
郭增辉说:“因了他的倔,自那一次变频器维修后,工区再没有在变频器问题上卡过壳。”
通常在班前班后会、井下现场听到老舒的大嗓门开喊时,工友们知道,他这是在与人交流,往往嗓门降下来,思想火花已经汇聚成了新点子。
乐哉创新,心勤闻知琴心
在采一施工的5307工作面,类似“摩天轮式手环管理器”“便携式螺栓除锈器”“架间接煤漏斗”等新物件随处可见,新奇、简便且实用。这都是舒老师的“随手创”项目,且他的创新里都属于“编外”项目。
工作面放顶煤,端头架没有插板无法保护后溜尾,老舒设计抽拉式插板加以保护;皮带跑偏,他设计让皮带边缘触碰检测器,让检测器给气缸供风驱动皮带,使之保持“不越位”运行。
老舒每个班在各环节仔细查看,哪有问题改哪里。“经他改善创新的东西,不仅要改掉弊端,还要让改进后的项目效率倍增。”耿力猛说,比如喷雾,从净雾化效果不好改起,他干脆制作机载式360度旋转自冲尘装置;既实现了全覆盖喷雾,连冲尘的人工也省下了。
5307工作面横向看,闪耀着白色光芒的支架立柱一字排开,支架顶梁如刀切一般平整,这种视化形象,竟得益于老舒主创的“一杆一线法”:在采煤机上安装一标杆,使机身+标杆+顶梁始终保持3.9米高度,这正是工作面采高的标准;在液压支架前底部两端头拉钢丝作定位线,为防止定位线上蹿下跳,同样设置了0.6米高的套管,定位线从套管底部卡入,使线高成为定数。此举,使大支架“高有标尺横有距”,怎不整齐划一?
舒高芝在唐口干采煤15年,创新项目通过公司验收46项次,累计创效近400万元。
倾情授徒,声群赢得群升
青工赵永康2019年起干维修,对老舒的退休他尤为不舍。“师傅脑子里的干货,我连皮毛还没掌握呢。”他屈指数来:师傅门下出了副区长、党支部副书记、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吕晓旭、岗位技术大拿。漫漫学技路,慢慢地提升吧!
赵永康缓缓给师傅鞠躬,他还聊起了3月初,跟随师傅跨界帮忙维修的事。洗煤厂一台锅炉故障频发,开不起来。经理綦国训把电话打到采一,请求老舒援助。
锅炉变频器报3210故障,老舒检查后断定为过压,经检查电压控制器开着,而减速时间设置值太小,过压跳闸极限值小。经过查找分析,老舒找到了问题并顺利启动了锅炉,临走把故障因素和应对技巧掏底:启动加速要匀,在20秒内启动最好,减速也是这样。
准备工区遇到了变电站参数问题拿不准,来请老舒,防冲中心也来了......临退休,他赶忙忙把维修经验技巧塞到兄弟单位口袋里。
事实上,早在去年四季度,老舒已将自己的维修“心法”做成课件,每周定期3堂在工区倾囊相授。课上不仅有本工区的职工,准备、充填、巷修工区的维修人员也来了。老舒说:“三十多年矿人,一辈子的矿山情。我退了,技术不能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的唐口煤业采煤口维修工,能够在工作面上独当“一面”的,各工区总有三五人。这其中多数在老舒的教导下“成了器”。
“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机电转得欢,出炭就不难。”这是老舒临别前的一句话。在“技术赢得生产”的现代化矿山企业里,这种理念正根植于矿山人的内心,并广为传承和发扬。(王启申 陈冬冬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