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对话叶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华东周刊:在您身上体现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智慧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您有什么学习心得吗?

  叶俊:第一,你知道为什么而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分几个层次:首先,你如果有一个强烈的目标,你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学习,那么你的动力跟自觉性是持续性的,不是弄虚作假的。因为你自己要实现这个目标呀,所以你的动力会很强劲。其次,你第二个动力是你觉得你缺这个部分,你要么很喜欢,要么觉得对你来讲很重要,你不能允许它的漏洞持续停留。

  所以带着求知欲或者带着你的求胜欲,你的使命感、目标感去学习,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对我而言,排在第一的心得是找到真正的驱动力,在这个驱动力的情况下你去补充你需要的,这个时候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你内心渴望的。

  第二个心得,学的东西你一定要会运用,别怕错。一定要实践,因为实践了才能内化。不然都是外在的。内化了的才是属于你骨子里的东西。

  第三个就是框架。先框架,后细节。就比如说你搭了一个框架,再慢慢填砖块,这个大厦就有可能建成。当你完成这些动作以后,你工具越来越多,触类旁通的能力越来越强,然后你越到后面越学得容易。

  华东周刊:经过这些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实战积累,您独创了时代心理学的概念。那么,如何来定义时代心理学?

  叶俊:时代心理学杂糅了很多东西,是宏观的,有规律性,有时代特性的,是必然的一些反应。时代心理学的核心是什么?它结合了安东尼·罗宾的六大需求学说,结合大卫·巴斯的进化心理学的学说,还结合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学,以及《人类简史》,把这些理论的精髓杂糅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时代心理学。

  华东周刊: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您的职业生涯的,重要的老师有哪些?

  叶俊:罗杰·道森的谈判学,它教会我,明白自己与对方的层级与需求,这是谈判重要的法则。

  安东尼·罗宾讲“六大需求”,每个人的核心需求作为推动力而言是不一样的。如果以自己的需求推测别人,万一不是呢?你给的轰轰烈烈,但是收的人毫无所获,这样双方都很受伤。核心是,你给的是对方想要的吗?

  世界著名的领导力大师约翰·麦森威尔说,你的成就不会超过你的领导力,比如接纳法则,如果别人信任你,接纳你的话语。不是因为你的语言多有道理,而是因为接纳你这个人。反之,如果对方不听,不一定是你说的无力或无理,根源还在你这个人。还有21个法则。

  世界第一名的推销大师,美国的乔吉·拉德,12年间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他的核心是让客户有购买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他。要跟客户保持联系,让客户记住你,并且第一时间找到你。

  理查德·怀斯曼的《怪诞心理学》,读了他的作品会明白,西方世界大部分的灵异事件、鬼神学说,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看完之后会变得更加唯物。

  大卫·巴斯的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物种,包括我们人类,差异根源都在于物种进化的需求,因为进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万法归宗。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作者,研究两性关系的约翰·格雷认为,男人女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去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才能处理好两性关系,经营出甜蜜的感情来。

  盖瑞·查普曼说,就像中国各地有方言,也许你说得很大声,并且非常真诚,但是你的方言别人听不懂。在爱的世界里,一样也有爱的语言。

  华东周刊:近几年对您影响比较大的事情是什么?

  叶俊:被清华大学邀请做老师。我觉得这比赚到很多钱更有意义。能够被清华信任和连续邀请,让我很有成就感。

  还有,最近要出书了,很高兴。出书其实是蛮简单的,只是愿不愿意耐心去写几篇稿子。意外的收获是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以老庄为哲学根基的道学。这几年在学习道学上,令我豁然开朗的是,原来老祖宗的东西这么厉害,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华东周刊:能否聊聊您眼中的兰州?

  叶俊:大学四年是在兰州度过的,我热爱兰州。那边带给我太多的酸甜苦辣和美好回忆。毕业十几年,我每一年都会回一次兰州,跟老师们吃顿饭。那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采访的尾声说到兰州,叶俊的节奏一下子放缓了。他在社交媒体分享过一首西北乐队低苦艾的《兰州 兰州》,歌里唱着:

  “再不见风样的少年,格子衬衫一角扬起,从此寂寞了的白塔后山今夜悄悄落雨,未东去的黄河水打上了刹那的涟漪,千里之外的高楼上的你彻夜未眠……”

  叶俊曾说,“梦,基本上是用你的逻辑在表达你的情绪”。也许通过当天的采访追忆,他在梦里又回到了黄河边,还是那个追风少年,停在一个书摊前,缓缓翻动着书页……

  (本文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