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9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互联网+农机”:新农人“深耕”智慧农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赵德斌

  春争日夏争时,随着夏收工作陆续结束,夏耕夏种正在各地紧张有序地开展,许多农民趁着当前较好的墒情,在新型农机的助力下抢耕抢种。

  一台台“铁牛”活跃在田间,轰鸣的机器声响彻江淮大地。

  金牛镇圩坝村,安徽省庐江县西北部的一个普通村庄,像以往一样,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

  农业智慧之路

  6月16日上午,圩坝村许屯组村民许保柱的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大型旋耕机在来回进行夏耕作业。

  站在田埂上,许保柱眼瞅着随着机械的前行,刚才机械前面还是收割后杂乱麦茬的沃土,转眼间后面就成了一条条整齐划一的长垄。

  不到半天时间,许保柱30亩地的旋耕作业已全部结束。

  陪同笔者采访的庐江县千万家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宗兵打开手机里的APP,让许保柱查看托管土地深松效果。

  王宗兵说,由于安装了北斗农机信息终端监测系统,农业机械所在位置、机收面积、作业质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你看,就是这个小盒子。”王宗兵指着旋耕机驾驶舱前端的一个黑色小盒子对笔者说。

  一边摆弄手机,王宗兵一边和笔者“唠嗑”:“为确保粮田作业质量,这两年在农机推广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对每台机械都安装了监测系统。”

  “‘互联网+农机’新型作业模式,大幅提升了农机作业的‘精准度’,从而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王宗兵对眼前“宝贝”赞不绝口。

  农机能联网,还能在手机上监控、分析作业质量,这对很多农民来说,听着都新鲜。但作为“新农人”,王宗兵却早已感受到了其中妙处。

  王宗兵说,农机监测系统采用卫星定位、无线通讯技术和深松机具状态检测传感技术,“能够对农机深松作业过程、面积、深度实施准确检测。”

  “这家伙还支持机械作业数据统计分析、图形化显示、作业机具管理、作业视频监控等功能。”提起监测信息化服务系统,王宗兵总会有说不完的话。

  “有了它,等于安上了‘千里眼’,极大地节约了合作社监管成本。”王宗兵乐得合不拢嘴。

  不光王宗兵高兴,许保柱的脸上也笑开了花:“有互联网帮忙,我们种地质量怎么样,心里跟明镜似的。”

  新机具、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许保柱对新一季作物的丰收信心满满。

  农机化工作实现信息化,使农机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可操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再添一重保障。

  千万家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农机作业电子智能实时监控,只是庐江县近年来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农业面临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现代农业如何借力“互联网+”提质升级?

  希望的田野

  庐江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据了解,庐江县目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达4370多人,年产值达86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近七成。

  最近几年,庐江县农业不断探索“智慧之路”,一些农业生产主体深耕智慧农业,从“跟着感觉种”逐渐变为“数据说了算”。

  庐江县农机行业也紧借“互联网+”“东风”,用“智能、互联、信息”定义“新农机”,助力新农民作业向智慧化方向转变。

  “互联网+农机”作业新模式的推广,让铁牛插上了“金翅膀”,从而推动了庐江农机化实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在今年‘三夏’生产中,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农机,为新型职业农民带来了更为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庐江县农机推广站站长王立坤说。

  据王立坤介绍,庐江农机推广站已在全县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中型农机具上安装监测系统800多台(套)。

  “在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路上,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机多干活’,让农机越来越智能,将会为庐江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夯实基础。”王立坤乐呵呵地说。

  眼下,一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农机作业管理革命,在庐江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也正在为今年的“三夏”生产持续发力。

  从“大弯腰、小镰刀”到“大农机、物联网”,如今在庐江县,这种传统耕种模式正被“只见农机不见人”的现代生产方式逐步取代。

  曾经繁重的农事活动,代之以轻点鼠标优雅完成。“从耕种、管理到收割可以实现一键操作,手机成了我们的‘新农具’。”王宗兵感慨地说。

  笔者在庐江县乡村的田间地头,欣喜地看到“互联网+农机作业”忙于夏耕夏种的场景处处可见,更由此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孕育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