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敏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股比的放开,关税的下调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的同时,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品牌向上动力会进一步加大,自主品牌车企该如何自处?关键是如何寻找到中国品牌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2018年9月1日中国汽车产业(泰达)论坛正式开幕。会议现场,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做主题演讲。
品牌发展要抓住突破市场的机遇
中国品牌通过多年的耕耘发展,不断的推出高质量高颜值智能化的产品,满足市场消费的升级,符合国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现实的需求,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据中汽中心发布的上半年中国市场换购发展的趋势数据显示,中国品牌的换购比例高达38%,仅仅次于德系。拿长安来说,今年上半年换购长安用户的43.4%来自于合资品牌,同时同比增长了3.7%,这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为我们寻求突破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所以我觉得这个基础,是中国品牌这些年发展最好的一个机遇,最好的一个依据。
通过调研发现,消费者对于新的技术和新的事物的接受程度,在中国市场是越来越高。
根据麦肯锡研究的报告,我国消费者认为全自动驾驶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49%,远远高于德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同时,愿意为自动驾驶车辆支付的溢价远高于德国、美国,这是我们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动力。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可能性。
市场化、国际化的政策导向是机遇
开放进一步加大,必然会导致政策更加市场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政策的市场化透明化使投资更加理性,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趋势规律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最有利于产业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开放必将促进国资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我抱以巨大希望。当然,为了生存和发展,我认为车企之间,车企跨界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会更加明显。我坚信除非你不想继续生存下去!现在大家企业之间都差不多,都是往这个方向在发展。所以为中国品牌整合全球的资源,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等等带来了更多的一次机会。我认为,当压力达到足够大的时候,会促进大家相互抱团取暖。
更开放的市场能够成就强大的中国品牌
经营理念的充分。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创新发展,让心态归零。长安汽车发起了第三次创业叫创新创业计划。我们做汽车做了很多年,我们今天认为我们应该归零,重新思考重新开启长安应该怎么来发展,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创新创业!我们第一次创业最早于80年开始进入微型车,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进入乘用车自主品牌发展到今天,规模也在行业里领先。我们发现品牌的效益是企业生存最基础的东西,再往后继续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需要重新再创业。当然,我们提出了以创新为驱动这种效率,打造了核心组织竞争力,企业将不再追求以简单的销量增长为目标,以这种目标追踪,也是往往甚至可能带来新品牌,而以高质量发展提升品牌,提升效益,长期着手实施四大转型。我们从客户经营,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的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从传统汽车产品向新能源产品转型,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向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智能科技公司转型。同时,我们推动三大创新:模式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等等。
企业模式的转型。传统的生产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要主动转型,进行战略调整和结构调整,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向生态发展转型。我们长安汽车积极调整方向,在创新创业的指导战略中,我们抢在未来3到5年的战略机遇,提出自主品牌系列的发展规划,由传统汽车向智能科技公司转型,迈入新的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通道。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地开展新的业务和探索,重点布局出行服务新零售金融投资等等,进行多维度的产业布局。
朋友圈的拓展。长安汽车也打造了两大朋友圈:一个是智能出行的朋友圈。我们刚刚发布了北斗天枢计划,北斗天枢计划就是构建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立体交通的三大产业的生态联盟,以共同开放、共赢共建的模式实施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在新能源方面,我们在去年10月份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构建了香格里拉联盟,目前还在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当中。我们和东风一汽将共同打造一个更大的朋友圈。在未来的一系列发展中,我们在共同探讨若干领域的合作,这是非常有前景的合作,能够把有效的资源大幅度的提升。
智能新能源产品的突破。产品是所有企业的基础,没有产品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会继续依托长安五国九地这个全球的研发体系,将智能化和新能源打造为我们汽车产品的标准配置。北斗天枢计划将被打造为智能出行的伴侣,我们把它叫做汽车平台。我认为,未来我们的用户购买的是一个平台,因为它与汽车有关,所以暂且把它叫做汽车平台。这个平台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台,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移动工具,他只是一个工作平台、生活平台。我认为,理论上它可以涵盖所有的生活和工作的。
另外,我们通过4+1的行动来助推长安汽车由传统汽车向智能穿戴科技公司转型,预计到2020年计划L3级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将上市,L4级将在2025年上市。